积分机

如何用训练营社群模式,进行高流量转

发布时间:2022/8/15 14:57:40   

为什么训练营模式会这么火爆?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会是在线教育的新风口吗?

不记得是哪一年,我的朋友圈里突然出现了一个训练营类的产品,很多人在朋友圈发“xxx天,字”,我就心想,这个不就是打卡吗,怎么这么多人在学,能有效果吗?

就这样带着疑问,笔者一直观察训练营类型的产品,看着无数利用此模式崛起的产品出现和刷屏,比如成长兔英语(原名“宝宝玩英语”)、长投学堂、小步在家早教等等。

也许是因为训练营模式的教育产品很火爆,一些自媒体、知识付费玩家也开始入局,比如新世相推出的水滴阅读和元气读书。

这就很有趣了,为什么训练营模式会这么火爆?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会是在线教育的新风口吗?这些都值得好好探求一番。

为什么要做训练营?

做运营有一个习惯是一定要有的,那就是问为什么,这能迫使自己回答策划活动的目的,也会给自己执行活动的理由。

训练营作为非常有效的转化模式,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这是需要先想清楚的,就我的观察和经验来说,训练营有这样一个根本目的:集中流量,高频转化。

具体一点的话,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效、系统地培养用户某方面的能力

训练营这样的词汇,在以前的线下环境下意味着封闭、集中,目的是希望利用安静的环境,可以让学生或队员集中精神,通过系统地练习来快速提升实力,是一种高效、系统的方式。

在线上,训练营高效、系统的特性依旧没有变化,只不过环境变成了社群,授课方式变成了音视频,练习方式改成了手机打卡。

虽然说训练营是很优秀的模式,但真正能通过线上吸引用户参与还是它的主题,一般来说,训练营的主题要侧重培养用户某方面的能力。比如:长投学院的理财训练营、股票训练营等,侧重提升某一具体的投资能力,家长大学的作业管理训练营、专注训练营等,目的培养某一具体的学习能力。

2.创造群体效应,增加用户粘性和付费几率

线上的训练营一定是与社群做结合的,这是因为社群有群体效应,主要包含五个方面:

助长效应:群体对成员有促进、提高效率的效应;致弱效应:群体对个体的行为能带来积极的效应的同时,也会带来消极的效应;趋同效应:个体在群体规范效应下,缩短差距,而趋向于相同的意见、观点和行为倾向;从众效应: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观点,在意见和行为上保持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致的现象;堕化效应: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成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那么好的一种倾向。以上五个效应是训练营模式下活跃用户、转化用户的关键因素,也是要求社群内成员进行打卡、讨论等动作的原因,比如:成长兔英语让用户在群内分享打卡截图利用的是趋同效应;让学员主动提问利用的是助长效应;在群内相互晒孩子的学习成果,以此影响其他用户的购买决策,利用的就是从众效应。

3.打造专业化内容,降低用户决策成本

训练营属于高效系统的学习方式,其内容也是专业化的,这种专业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老师的专业化,授课老师需要是某领域的专家或大咖,比如十点读书的《史记精读班》,授课老师就是名校的历史系硕士,有较强的专业背景,容易让人信服。二是体系的专业化,在用户正式报名前,是通过体系的呈现来感知的,课程体系越系统、越合理,用户买单的可能性才越大。比如家长大学的《高效作业训练营》,通过展示「四大权威测试+八大能力培养」,让家长能全方位了解课程的价值,知道孩子的作业问题可以真正得到解决,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自然就倾向于付费。

其实,通过内容的专业化来降低用户决策成本,是基于影响力六要素中「权威」要素的使用逻辑,其本质是信任传递,就是把权威「自带信任」的性质转移到产品上,从而影响用户心理。

所以,总的来说,通过高效系统地培养用户能力、利用群体效应高概率转化、打造专业化内容降低决策成本,这三点决定训练营模式必须作为转化用户的有效工具而存在。

训练营的运营策略

训练营的运营几乎覆盖了海盗模型(即AARRR)的任意一环,接下来就利用改进后的海盗模型来说明训练营的运营策略。

1.拉新

训练营的拉新方式主要有两种:付费投放和裂变获客。

付费投放主要指在一些粉丝量大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25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