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机

信用卡积分兑现火爆,万亿市场背后为何问题

发布时间:2022/9/27 8:21:53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信用卡积分可直接兑现”“轻松兼职月入过万”“近期风口产品”……

最近,不少朋友圈、社交平台上关于“信用卡积分直接兑换现金”的广告愈发得多,看起来风头很盛。

或受疫情影响,很多人已经盯上了信用卡兑现这块“蛋糕”。然而,“蛋糕”虽甜,吃多了也会胖!

泄露个人信息,被盗刷风险极大

近年来,随着使用信用卡的人数越来越多,由信用卡消费产生的积分存量也越来越庞大。

众所周知,积分是银行给信用卡使用者的附加奖励,意在鼓励持卡人多消费,增加用户的黏度。

虽然积分可在银行app商城里兑换礼品,但或由于小礼品根本吸引不了持卡人,大多数的用户往往不够重视银行给的积分,导致很多积分白白流失掉。

然而,这一“现象”却被有心人发现了!一些中介机构利用消费者对积分的忽视或不重视心理和积分市场存量巨大的现实情况打起了“歪主意”。他们以“唤醒用户沉睡的积分”为口号,建立起第三方信用卡积分兑现平台,通过买卖积分赚取差价获利。

从用户的角度看,积分兑现金比兑礼品更有价值,方便直接,回报甚至还高过银行,何乐而不为?因此,在中介积分兑现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持卡人开始积攒信用卡积分,等积分累计到一定额度就去找中介机构兑现。

但是,随着“积分兑现”的盛行,其风险也开始暴露出来。

一积分客户群发布的广发白金和普卡兑现要求显示,持卡人要想将积分兑换成现金必须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信用卡号、手机号码、信用卡取款密码、app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等重要的个人信息。

据了解,信用卡积分兑换所获权益通常具有身份属性,如绑定在信用卡、会员卡上,所以进行相关转移时,往往会泄露相关的卡号、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

兑现时持卡人将自己的重要信息都透露出去了,中介套取了持卡人的信息,那信用卡被盗刷额风险就极大。

据悉,现在市面上宣传积分抵现的有一种可能便是中介通过套取持卡人信息盗刷持卡人信用卡。很多持卡人可能兑现完还要面临信用卡被盗刷的问题。最后“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哭的还是持卡人。

违规行为,可能构成对银行的违法、犯罪行为

实际上,信用卡积分兑现自年起就已崭露头角,后来更是发展到团队运作的模式,中间还招募代理商、加盟商等,已经形成了一条专门的产业链。

积分兑现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根本原因就在于信用卡兑现过程中双方均可获利。

今年在疫情的“正向”催化下,信用卡积分兑现似乎更加火爆。据某信用卡兑现业务合伙人透露,除了回收用户信用卡积分将其折算成现金吃差价外,他们每为用户兑换一万积分,还可根据等级额外奖励1-7毛,信用卡兑现中介月入过万根本不是问题。

正由于利润可观,加入信用卡积分兑现团队的人才越来越多,现在已经传言信用卡积分兑现有上万亿的市场。

然而,与信用卡兑现风头强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的落寞与被背叛。因为,信用卡积分兑现并不合规!

各大银行在《信用卡积分管理办法、规则》明确指出:“积分不能转让给其他持卡人或任何第三人,且信用卡积分更不能直接兑现。任何承诺转让积分、积分直接兑现的行为都违背了持卡人与银行之间关于信用卡积分的约定,可能导致积分无效等不利后果。”

可见,银行从来没有推出积分直接兑现的服务,未来估计也不会。因为直接兑现将助长投机行为,诱发更多虚假交易。

所以凡是利用信用卡积分进行兑现的行为都算违规,银行有权依据相关约定追究持卡人的违约责任。

事实上,除了违规,中介平台的信用卡积分兑现业务还可能构成对银行的违法、犯罪行为。中介是利用什么将积分兑换成现金的估计很多持卡人都不知,这其中就极有可能涉及故意侵入银行信息系统之类的违法行为。

应该说,积分兑现好比套现,薅银行羊毛,无论何时,只会遭到银行的打击。信用卡积分正在不断贬值或许就是很好的说明。

“在中介与个人消费者的行为共同侵害了银行的利益时,个人消费者可能构成对银行的违法、犯罪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一位银行人士如是表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7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