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机 >> 积分机前景 >> 文中人第五期王嵩进入职场后克服异化和维持
“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启动以来,诞生了一届又一届
足迹遍布世界、立足各行各业的游子们。他们
抑或深入专业领域于海内外执着求索,
抑或对走出象牙塔的人生价值有独特的思考,
抑或对商业、人文、科技等行业选择有新的启迪
......
“文中人物说”系列活动旨在发扬“君子不器,吾道不孤”的理念,
宣传分享游子们有价值的生活轨迹
★
第
五
期
★
王嵩,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第二期成员。曾任中山证券固定收益研究总监、民生证券地产金融首席分析师、中建投信托高级信托经理,现任联储证券资管投研总经理、执行董事。浙大竺可桢学院文科平台学士,管理学院会计学硕士。在校期间创立浙江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曾参加ASES-Zhejiang并担任主席,MCA成员,SIFE(EnactUS)会员。
·内卷与异化的生成与职场逻辑·
什么叫内卷?正如黄宗智先生所言,内卷即没有发展的增长。如从一篇本科论文旁征博引卷到博士毕业要求的页,洋洋洒洒堆砌数学公式,全彩打印,展示PPT皆采用麦肯锡模版,单纯为了个绩点5.0。然而一面试,“你会机器学习,那数据挖掘的lasso回归说一下?”“……”;“你对金融投资有丰富见解,那基本股票的估值逻辑谈一谈?”“……”。核心能力没有增长,次要的东西越卷越多;更糟糕的是,一个正常以知识为目的学习的人,反而在这种环境下很难积累较高的GPA。职场里亦是如此,如基金提取报酬以天作为基数,给客户分配报酬却以天为基数,靠每年更多的提取频率多赚几万块钱,此种模式比比皆是。进入职场得屈从内卷,哪怕文科生步入,很多人也要搞机器学习。可悲的是,因为简历丰富在申请上带来的优势(并不是每个面试官都会问出insightful的问题),很多人就如农业社会里插秧一样,从智力密集型人员降为劳动力密集型人员了──投入大量劳动力但产出有限,即产出的二次导数是小于0的。
什么叫异化?马克思的三点讲得很清楚(上图)。以《摩登时代》为例,我作为流水线的一部分,就成为一颗螺丝钉,丧失所谓人的价值(Point1)。如果在一个流水线上被异化,你就只能跟别人比拧螺丝的数量、拧的快慢──计件工资制成为每个人身上的一个标签(Point3)。社会关系变得这么冷漠,人和人变成竞争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也形成了异化(Point2)。“大部分人奋斗很久仍是无产阶级,就如19世纪的纺织女工一样。为什么呢?一年挣20万和一年挣万,除了外在收入的不同,你本质上仍是资本异化体现,即你仍然是资本的一个零件,流水线的一个零件。老板根本不care你个人的思想感情,他care的是你作为一个零件的投入产出比,你只是公式中的一个因子,int、float、string这些变量只有类型的差异,并没有多少本质差别。人们常认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一种很负面的东西,其实拥有独特特质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发展往往是不错的。”
·防线一:自我选择及学生与职场思维的差异·
SelectionDifference
1.选择的意义其实超过努力的意义
一定要建立以终为始的选择逻辑。大部分人只会在二维平面上努力,能向三维、四维或更高维度突破的人凤毛麟角。以二维平面为例,选择在于你起始的点,而你的努力决定了你的活动半径,当你努力足够大的话,你的活动半径就足够大。如果你一开始选择偏离,你正交的努力在你想要的方向是没有投影的。“有人说我要站在世界风口浪尖,我要掌握更多的财富,而有人只想过一个安稳没有波动的人生,各种选择在合法的范围内没有高低之分的,大家不要介意去暴露自己的野心。我想要什么东西,就以终为始去选择这个东西,我就把诉求放着明着来。”没有必要为了成为优秀的人进行选择,优秀的定义始终在于外界,你自己觉得好才行。选择同行伙伴、另一半和职业方向等,都要以自己的实际的体验为主。”
2.不要选择优质但不适合自己的东西
“面试ASES浙大时,很多人说我又做什么慈善事业,又去过欧洲多少个国家,又掌握了什么新语言,又做机器学习又做自媒体。然而问未来规划时却回答准备去面试麦肯锡、去投行,跟10年前一模一样,不同的只是前缀变长了很多。我的很多朋友资质非常好,去了压力很大的投行工作,过了几年出来做了一些很有趣的事业,他们就说如果能回到过去做选择,会直接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事,而不需要外边再镀一些什么东西。再比如你选择了一个职业,工资非常高,但是你很不喜欢每天都想逃离,你就不要去选。”人要学会随时随地对选择进行更新,它是一个矢量,把不同的方向调整随时做一个波动,就要随时应对外界变化。“为什么很多人学搏击要练柔韧性,而不是简简单单把肌肉练强大就完了,是因为要面对打击的时候,你能够有变化或者有腾挪躲闪的能力。”
3.学生视野转换至职场视野
“循序渐进”、“努力有回报”、“准备好了再行动”和“过于在意外在优秀的评价”是传统的学生思维,在积累或奠基的时候有用。那职场思维是什么呢?第一,接受突飞猛进的变化。相信别人是有可能发生突飞猛进的,与此同时,接受自己本身是渐进或者长期没有变化的事实。第二,理解没有成果的付出。没有成果的付出很正常,可能付出到了最后一步才没有结果,只因为某个人某一个细节没有做好,之前的一切就付诸东流。第三,边学边做,摸着石头过河。要把工作内容学习化,在工作中不断用用学习的方式把有用的东西积累下来,累加上来做笔记;同时要把学习内容工作化,用项目管理的思维拆分我的学习。第四,没有结果导向的优秀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大学很多人在意国奖,抑或外表完不完美,你们注重健身、学习当然好,但如果没有结果这往往就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别人不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