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3_16264512.htm最近牛顿挺忙,时常出现在各大网站的弹幕上。“牛顿:这事不归我管,归我弟弟牛X管。”“牛顿的棺材板要压不住了。”“牛顿已退出直播间。”死了快三百年的牛顿,忽然之间在网络世界里活跃开了。众网友时不时地拿他老人家出来调侃两句,也不管人家乐不乐意。我估计那个古板的老头听了这些不着边际的话会很生气。第一次认识牛顿,是在小学的教室里。他的画像和名言名句与居里夫人等一众科学家挂在教室的墙上,一挂就是6年,在我小小的年纪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深刻地认识牛顿是在中学的物理课上。第一定律,第二定律。本人文科生,学这玩意挺费劲。开始有点不喜欢他了。到了大学,总以为可以远离理科。可没想到,还是没躲过牛顿他老人家的魔爪,遇上了微积分。当时的我那心里真是哇凉哇凉的,一个劲地埋怨,这死老头子少说两句话不行吗?发明的东西那么难学。拼了命过了考试,发誓再也不想见到他。寒来暑往,这么多年没见他老人家,没想到居然在网络里翻红了,还是一副不大正经样子。刻板,固执不化的老教授也有今天呀,可真是报了当年之仇。牛顿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呢?我们今天来聊一聊他的生平事迹。艾萨克·牛顿(年1月4日—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在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这个挺讨厌,考试老考这个)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考试的恶梦)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彻底拜服)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成就,还得看他的成长和贡献。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乡下的一个小村庄,家里挺穷。小时候读书成绩一般,但是喜欢学习,喜欢做一些简单机械模型,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牛顿家里很穷,后来,迫于生活压力,母亲让牛顿停学在家务农并希望牛顿成为一个农民。但是牛顿对务农并不感兴趣,年幼的牛顿甚至曾经写下:“威胁我的继父与生母,要把他们连同房子一齐烧掉。”(这个小孩的个性一点也不可爱)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很出众,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尤其是几何学、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等。他还分门别类地记读书笔记,又喜欢别出心裁地做些小工具、小技巧、小发明、小试验。总结一下,小时候的牛顿爱学习,会学习,动手能力很强。在生活上呢,当时牛顿家里有两位都以神父为职业的亲戚,这可能影响了牛顿晚年的生活,牛顿晚年基本就是在研究神学。牛顿19岁时进入剑桥大学,成为三一学院的减费生,年,巴罗为了提携牛顿而辞去了教授之职,26岁的牛顿晋升为数学教授。巴罗让贤,在科学史上一直被传为佳话。在剑桥时期是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他的三大成就: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的思想就是在这时孕育成形的。作为大学教授,牛顿常常忙得不修边幅,往往领带不结,袜带不系好,马裤也不纽扣,就走进了大学餐厅。他独自遨游于自己所创造的超级世界里。有一次,他在向一位姑娘求婚时思想又开了小差,他脑海了只剩下了无穷量的二项式定理。他抓住姑娘的手指,把它当成通烟斗的通条,硬往烟斗里塞,痛得姑娘大叫,离他而去。牛顿也因此终生未娶。(谢天谢地他老人家思考的不是些血淋淋的医学问题)牛顿一生成就很多,也有争议。最有名的就是他和莱布尼茨到底谁先发现了微积分。牛顿利用王家学会会长的身份打压莱布尼茨,控诉莱布尼茨抄袭他的研究。后人通过研究莱布尼茨的手稿发现,莱布尼茨和牛顿是从不同的思路创建微积分的:牛顿是为解决运动问题,先有导数概念,后有积分概念;莱布尼茨则反过来,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先有积分概念,后有导数概念。莱布尼茨对微积分表述得更清楚,采用的符号系统比牛顿的更直观、合理,被普遍采纳沿用至今。牛顿仅仅是把微积分当作物理研究的数学工具,而莱布尼茨则意识到了微积分将会给数学带来一场革命。牛顿与莱布尼茨之争,演变成了英国科学界与德国科学界、乃至与整个欧洲大陆科学界的对抗。英国数学家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愿接受欧洲大陆数学家的研究成果。他们坚持教授、使用牛顿那套落后的微积分符号和过时的数学观念,使得英国的数学研究停滞了一个多世纪,直到年才愿意承认其他国家的数学成果,重新加入国际主流。牛顿与莱布尼茨之争无损于莱布尼茨的名声,但对英国的科学事业却是一场灾难。回想当年,恩师巴罗的让贤才成就了牛顿的才华。老师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爱护赋予了牛顿学术研究的土壤,让青青校园里的佳木长成了支撑科学界的参天大树。而今牛顿面对同样才华横溢的莱布尼茨,却没有半点欣赏和认同。划时代的数学发现落入了俗套的名利之争,牛顿越来越远离给他带来巨大成就的科学,不再是当年那个爱好科学的好少年。年他又被任命为铸币局局长。总监只是国王在铸币局的代表,但是年英格兰取消铸币税之后总监的职位实际上已经几乎没有事情可做,纯粹是个闲职。但是牛顿却很负责,他大力打击造假者,有时候还亲自去刑场处观看处决罪犯(这怎么看得下去)。牛顿前后在皇家铸币局工作了三十多年,当了27年的铸币局局长。正是在这一期间,英国由银本位制转向了事实上的金本位制(又一成就出现了)。金本位制使得英国霸权确立之后几乎运行了两百年。牛顿到了晚年,随着科学声誉的提高,他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可是他逐渐开始疏远给他带来巨大成就的科学,他不时表示出对以他为代表的领域的厌恶。年他被安妮女王封为贵族,在伦敦过着堂皇的生活。他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在他任职的二十四年时间里,他以铁拳统治着学会。没有他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被选举(老头子变得不正常了)。 晚年的牛顿致力于神学的研究,他否定哲学,虔诚地相信上帝,并埋头写神学。一代科学家就这样误入歧途了。年3月20日,伟大的艾萨克·牛顿逝世,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人类荣耀曾经在世界上存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