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机 >> 积分机优势 >> 班级导入积分管理的四种常见方法
很多初次接触教育积分管理的老师,对教育积分管理的效果感到惊奇,想实践运用却又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开始在班级中导入积分管理?今天,雪兰老师就为大家梳理一下导入积分管理的四种常见方法。
1.单点导入,逐点铺开
先选择一个班级常规管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可以是平常最头疼的事项,也可以是希望进一步改善提升的事项,比如路队、就餐或者早读,制定1-2条简单的积分标准开始试行,至少坚持体验1-2周的时间。
当学生对奖分和扣分形成概念和习惯时,就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再在其他方面增加积分标准。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赋标准。积分标准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慢慢规范积分管理的过程,孩子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和适应这种规范。
2.从班规班纪入手进行基础导入,逐点递增
班级管理过程中,总会制定一些基本的班规班纪,比如要按学校要求穿校服,按时上操,认真完成各科老师作业等。那么,将这些基本的班规班纪配上积分标准,做到哪些事项奖多少分,出现哪些事项扣多少分,这就会形成班级的基础积分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在给班规班纪赋分时,一定摒弃传统的惩罚少数,以扣为主的积分方式,而要变罚为奖,奖励多数。
例如对穿校服问题,以前是不穿校服扣1分,现在是每天按时穿校服奖1分。让原本做对应该的事情变成做对就应该奖励的事情。类似这样的积分标准,容易激发学生做对做好的动力。
积分标准以奖为主,但在纪律方面,也绝不能缺少惩罚项。比如上课违反课堂纪律扣1分,顶撞老师扣5~10分,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赋分。
总之,把自己班级的班规班纪赋予分值,制成简单的积分标准,召开积分管理主题班会,就可以进行积分试运行了。试运行一段时间后,从常规到课堂,查缺补漏,发现问题逐点递增,班级积分管理就会越来越规范。这也是一种导入积分管理的办法。
3.课堂pk导入,由课堂引向常规
课堂pk是积分管理提升课堂效率的精髓。何为pk?如何pk?
Pk就是竞技,比赛。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既可以进行小组两两结对pk,也可以进行全班小组的排名pk。Pk的内容既可以是背诵,默写,也可以是纪律,成绩。
让孩子们通过课堂pk激发学习动力和活力。Pk就有输赢,赢的奖分,平的和输的不奖分,当然也不扣分。
不仅小组可以pk,个人也可以两两结对pk。可以自愿根据实力相当结对,也可以老师安排结对,实力大致相当是前提。
当课堂pk形成氛围,积分结果以快乐会议的形式进行兑现激励,学生对积分开始重视时,就可以由课堂引入常规。课上可以pk挣分,课下纪律,三操,路队等等都可以制定相关的积分标准或pk标准让孩子们可以赚到分。
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定标准,班级积分管理也就顺利导入了。
4.家校积分通导入,由家庭管理导入班级积分管理
晚上回家,周末在家,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如果老师愿意制定一些积分标准,协助家长在家管理孩子,相信大多数家长都是愿意配合的。
家校积分通是一款非常便捷实用的积分记录软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在家的表现和老师提供的统一的积分标准,通过这款手机软件给孩子录入申请积分,老师可以通过手机审核通过。当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