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机 >> 积分机优势 >> 小积分兑出乡村治理新活力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
吉阳区
“小积分”兑出乡村治理新活力
本报记者陈超全
“我今天获得5分,这是我的第一笔积分,很有意义。以后会多多参加村里的活动,积攒更多积分,兑换更多奖品。”近日,吉阳区罗蓬村村民罗姐通过手机查看到积分“入账”,言语间难掩兴奋之意。
连月来,吉阳区通过积分制探索出乡村治理新模式,把乡村治理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用“小积分”推动文明新风大提升。越来越多的村民同罗姐一样,以攒积分兑“好礼”的方式,加入到乡村治理的队伍中。
目前,吉阳区乡村治理积分制已在罗蓬村、大茅村率先“落地”。积分制主要以村民为积分对象,以个人积分累计到家庭户。由村管委会审核监督评分、村民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一事一记录、一事一审核,积分实时公示。通过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确保积分公平公正公开;通过应用智慧化管理系统,让村民随时申报分数,审核通过的分数实时公示,接受全村群众及上级组织的监督。
在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过程中,大茅村、罗蓬村充分结合自身优势与发展需求,分别制定完成6大类50项及5大类49项积分指标,内容涵盖爱国守法、乡风文明、社会治理、人居环境、致富创业等,结合村民日常表现,设置正向激励加分项和负面行为减分项,正积分和负积分不互相抵扣。
值得一提的是,大茅村作为党建示范点,在细则中加入“党员垂范”一项,充分发挥党员群体力量;罗蓬村则结合目前引导槟榔转产的工作目标和加强提高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积极性的需求,创新设定“建设村庄类”。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专题阐述,围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目标任务进行了重点部署。
为促进积分制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推进乡村振兴,吉阳区乡村振兴局赴昌江考察学习后,结合关于试点示范村的部署要求、本区基础条件资源情况等,制订《三亚市吉阳区年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并将大茅村、罗蓬村作为积分制工作试点示范村。
此后,吉阳区乡村振兴局协助两个试点村将积分制内容设计、印刷上墙,村内同步积极向群众广泛宣传积分制,通过村民 “通过积分制既调动了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同时也引导他们主动投入到乡村治理中来。”吉阳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部分村民有一些陈规陋习难以根除,影响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如今,“攒积分”带来的激励机制和成就感可有效引导村民遵守“七个倡导”,进一步树立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