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机 >> 积分机市场 >> 碳中和个人账户来了城市积分换福利,
为了保护地球环境,“碳中和”的概念应运而生,而随着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要想超量排放,就必须购买相应的碳排放权。
表面看起来,“碳中和”跟普通人没什么关系,但近期部分商业银行正推出“碳中和”个人账户,城市居民的个人低碳行为,可为自己换取积分,直接积分可兑换成信用卡额度升级、银行卡消费折扣等众多福利。而对农村而言,碳交易将换取真金白银。
其实,无论是银行,还是其他机构,实际上都在悄悄布局自己的“碳中和”交易平台。再加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碳中和”的再次点名,就已经表明“碳交易”已经拉开了第3发展阶段的帷幕,正在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近。
“碳中和”个人账户,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与农村相比,城市的碳排放量要多得多,这不仅是因为城市的绿色植被覆盖率小,而且由于人员和车辆的高度集中,每天的碳排放量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值。据“中信碳账户”核算预测,该行信用卡用户为获取积分,采取的低碳行为,累计可减少约万吨以上碳排放。如果其他银行或者机构纷纷推出相关措施,那么城市的碳排放量或将大幅度降低。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城市居民也获得了福利。
与此同时,农村在“碳中和”方面,具备绝对的优势,且目前农村个人“碳交易”已有先例,据媒体报道,大泉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通了碳汇交易,将符合条件的树木编号,按每株每年三年左右的价格,来售卖碳排放交易量。而对于其他农民而言,目前开发林业碳汇,至少需要3万亩林地,5万亩及以上林地就能换取可观的真金白银。不过,接下来随着碳交易制度的不断细化,个人林木碳交易的门槛将不断降低。
总的来说,“碳中和”个人账户的出现,实际上已经预示着碳汇交易正在逐渐向个人放开。这么做的好处,对于城市而言,既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又可以靠积分换取福利。而对于农村而言,碳排放权交易,则可以换取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就现阶段来看,如果农民的个人林地面积不足以开通林业碳汇,那么可以试着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联合起来去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申办。
关于“碳中和”,在国家政策层面,又有哪些新的变动?
在《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家明确表示,加快建立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纠纷解决、配套服务等制度,并降低碳排放权交易成本,提高运转效率。从这一措施中可以看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碳汇交易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随着各企业初始分配额的基本确定,以及市场交易平台的基本完善,未来碳交易,有望像平常买卖商品一样简单。
除此以外,在《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国家明确表示,到年,将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建设一批绿色低碳示范工程。这一措施,不同于靠碳汇交易牟利,而是将“碳中和”融入到了建设当中,而实现此目标不可或缺的手段,便是农村的绿色宜居型农房改造。而年,正好是宜居型农房建设的一个关键节点,从今年开始,多数县及同级区域,将统一建设示范农房,农民距离住上统一样式的二层楼不远了。
面对“碳中和”个人账户的到来,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银行推出“碳中和”个人账户,实际上就已经释放出来了,“碳中和”将向个人交易不断靠拢的信号。因此农民需要注意两个事项,一个是有林地的,建议将其保护好并适当扩大栽种规模,也许再过不久,就有人主动找你进行资源整合,从而吃上碳交易这块大蛋糕。另一个是碳交易对林木的种类有要求,经济林木和苗圃不计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