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机 >> 积分机市场 >> 专家说杭州调控加码,哪些人才能购房凤凰
来源:凤凰网房产综合
一、杭州自媒体代表方张接报告
1、「落户两年社保」、「非户籍4年社保」,30%的房票没了。
目前活跃在摇号场上的「房票」18万张左右,实施「落户两年社保」、「非户籍4年社保」之后,根据目前的情况测算,差不多将砍去30%的场上房票。
2、「大学生房票」从此走入了历史。
杭州约有50万在校大学生,不少「大学生房票」流转在摇号场上,部分楼盘测算出有10%左右的比例。此次加码社保,直接封死了大学生的购买可能。还是先安心读书吧,「书中自有黄金屋」。最好读成「人才」,这次新政最厚待的就是「人才房票」。
3、「老人投靠房票」从此意义不大了。
符合投靠子女落户杭州条件的老人,都已经过了交社保的年龄。这就意味着,只有落户满5年之后,也能获得购买资格。问题是,即便好不容易获得了购房资格,因为没有社保,已经很难有机会参与红盘竞逐了。
4、「突击落户型投机票」从此走入了历史。
落户杭州只为「楼市打新股」的,很多等落完户就不会再交社保了。只有兢兢业业在杭州「搬砖」的,才会老老实实续社保。
5、「人才」厚待政策不变。
「高层次人才」可以不用关心此次社保政策调整。限购政策的收紧基本和他们没关系。此次新政和他们相关的内容,只有「人才」内部类别的摇号顺序变化。
6、红盘「拼社保」的时代开始了。
套房子,如果人登记,按照「10:1」比例,只有社保长的0人有资格入围摇号。作为社会贡献度的指标,拼社保,也不失为是一个「先来后到」的筛选机制。当然,即便社保入围了,摇不摇得到,还要靠运气,并不是谁社保交得多就谁先选。所以,准确地说——从此,红盘要拼「社保运气」。
7、「拼社保」,中年群体总体占优势。
刚工作的年轻人就不用说了,老年人的优势其实也丧失了,尤其是75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摇红盘的机会渺茫,「坐着轮椅摇号」的现象很难再现了。
8、「5年限售」的楼盘会大大减少。
第一,随着新政的落地,专供无房户的「热点楼盘」走入了历史,天生就限售的楼盘没有了。第二,摇号群体大幅砍掉了,楼盘供应一下子奔袭而来了,供需关系没上半年紧张了。第三,「10:1」的录取比例,是「人才」、无房户和普通购房者分别录取的。但是从以往经验来看,「人才」报名比例很少会达到「10:1」。这样一来,即便是红盘,整体报名比例也有可能达不到「10:1」,从而逃过「5年限售」。总之,把更多楼盘从「5年限售」的泥沼里解救出来,有利于未来二手房市场房源的正常供应和良性循环。
二、杭州自媒体代表层楼
1、流摇楼盘也须摇号确定选房顺序
之后,对于有可能流摇的楼盘,真正有意向的客户,一定要及早登记。不过,一些客户数量恰好处在“可摇可不摇”境地的楼盘,在这条新政影响下,可能更会向“摇起来”发展。对于开发商来说,关系户照顾不了,有时反而清爽,谁也不得罪。但想借流摇捆绑车位销售(有些流摇盘甚至要茶水费),几乎就没什么操作空间了。卖车位又会变成房企的“天下第一号大难题”。
2、新落户社保须满2年
外地投资客比例,短期内或明显下降。从1个月社保升级到2年社保,受打击最大的群体,无疑是去年12月后刚落户的外地投资客(或本地投资客的代持人)。至少从现在看,新落户群体想形成有效房票,要推迟到17—24个月后了。从另一方面看,本地人短期内摇号压力也会相应减少。近几个月整体中签率有望提升,买到房的概率提高。不过,17—24个月后大量交足一年社保的外地人会卷土重来,抓紧这个窗口期吧!
3、外地人社保/个税2改4
卡掉了大量投资性房票,但也“误伤”了部分真实需求。投资水分会被进一步挤压,但部分辛苦在杭工作三四年,交社保纳税的人,却暂时失去了买房资格。
4、红盘类积分制摇号,拼社保?
积分摇号政策,某种程度上维护了长期建设杭州的无房和改善家庭。此前杭州的摇号政策,处于摇号链顶端的,是无房人才;其次,才是无房家庭,改善家庭最末。但现在,只要在杭州时间够长,摇号优先的权重就大增。积分制摇号后,积分少的购房者,第一关(登记关)直接放弃,摇号人数大幅减少。但是,多了批像上海一样的无房老年房票。
5、数万张房票被卡?
一个坊间的传言是,目前杭州上空飘荡着至少12万多张房票,四处寻找猎物。但新政一出,奔着投资目的来杭州炒房的,短期内房票直接“被锁定”。社保2改5,更直接作废了海量潜在房票。如果乐观估计,所谓的“12万张房票”,或许会有一半被关在门外。
6、红盘潮卷土重来?
今天以前,杭州长达数月未现大规模红盘潮。更多时候,由粉盘撑场面,零星释放一两个“王者”,结局毫不意外:不是限售5年,就是新晋“万人摇”。按照工程节点,杭州大多数超级网红盘,均已符合领证要求。但何时开盘,迟迟没个准数。而今,新政姗姗来迟,红盘们自是蠢蠢欲动。即将到来的这波红盘潮,又将释放多少量?
7、接下来二手市场会跌吗?
不管是不是巧合,从去年开始,杭州楼市每出一次新政,都会引起二手房市场的一阵骚动。本次新政,并未祭出“二手房限售”,但当下房贷的大幅收紧,其实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二手房的流动性。“现在卖房,明年拿钱”的局面,让不少房东选择收枪入库。所以,想买二手房的,盯牢未来一段时间市场行情,如果新政影响下,成交量还无法复苏;那么,机会来了!
三、杭州自媒体代表斯文
1、第一条针对的是购房资格问题,方式是限购加码,新房和二手房同步。从政策严厉程度而言,阶梯顺序是这样的:落户未满5年的新杭州人只需2年社保,落户在非限购区域未满5年的需要落户满2年且需2年社保,非户籍家庭需要4年社保。这条主要是针对新杭州人,特别是刚需群体。此外,落户在不限购的临安、建德、桐庐和淳安未满5年的,需要落户满2年且连续缴纳2年的社保,才能在限购区购房。
2、第二条针对的是销售方式的问题,是摇号规则的补充和完善。人才、无房户、普通家庭,各自入围的最大人数,是其房源数量的10倍。如果最低入围社保月数有多人重复,则比例可能大于10倍,触发限售;不足,则全部入围。此后的市场中签率,最低也就在10%左右了。那么为什么都是10:1?主要有三点:第一,对于限售的微调,释放二手房流动性。第二,提高了优质楼盘的中签率。第三,对改善客户更友好了。这条主要是针对已经在杭州奋斗多年的“老杭州人”,特别是改善群体。注意:按社保月数排序落选了,也不能同时报名登记其他项目,必须等到落选的项目摇号结束才可以。
2、第二条的第二点是针对流摇项目。
除了临安、富阳等少部分项目之外,很多流摇项目都是不正常的,都是人为造成的。本次政策即便只有两个客户报名,开发商也要给这两个人摇号,分出顺序,等这两个人选好之后的剩余房源才可以自己处理;如果只有1个人报名,那就随他挑,开发商自主卖剩下的。此后,除非真的零登记,否则所有项目都得摇号了,开发商也不得设置任何条款阻拦任何一个符合资格的报名客户买房,价外加价、捆绑销售等,将逐渐退出。
3、第三条,则是约束购房者。
弄虚作假一旦被发现,3年内不能购房,而此前是1年,惩罚加重了。约束是相互的,开发商需要规范,个体购房者同样如此。
四、杭州自媒体代表地产小王子
1、自今日之后,每年落户杭州的人数更有参考意义。短期投机客、炒房客是不可能花2年时间来落户交社保的。再有的落户大概率都是为了真正留在这座城市的。
2、终于不是一落户就能买了。被认为是外地炒房客利用落户来杭州炒房的路径,终于堵掉了。落户后满2年社保才能具有购房资格,应该立马废除了几十万张房票。但要记住,这几十万张房票只是暂时废除,并没有真正消失。
3、外地户籍社保满4年才能购房,这对于真实在杭州工作的朋友,是有误伤的。但对于只是交个税、社保,只是为了买一套房子的这一类投资客,是精准打击。
4、呼之欲出的假离婚这次并未提及,根据上海深圳过去的经验,接下去民政局可能有点忙,结婚搞到长年限社保......
5、今后不再会有极低中签率发生了。最低中签率被锁定在9%以上。只要一触发10%,就被新政论资排辈,除了并列社保年限外,其他人被排除在外。数据上会更好看,媒体也没了发酵渲染的素材。
6、技术性流摇难了。只要超过2户登记,就必须先按登记人数摇号,剩余房源再自行销售。几乎杜绝了技术性流摇的产生,接下去非红盘会更容易买。但市场也会较之前更冷一些,这种时候,就看真正自住的购房者是否会被情绪左右了。
7、市场肯定要冷下来,但最终不见得能冷多少。当年深圳也是要落户交社保2年的,照样前赴后继的有人去。决定一座城市房地产市场热度的,从来不是门槛,而是城市吸引力。所谓的门槛,只是降低一些热度,该来的还是要来的。
8、外地新落户老人票和学生票短时间被废了。但本地的并没有。本地人落户肯定满5年,这次政策唯一对本地改善客户友好的地方就在于此。
9、二手房迎来最好的置换期。房东心态会平缓,再也不可能高高在上的挑顾客,虚高的二手价格被打回原型。市场情绪会受影响,新政也会卡掉一批购买力。但因为要买一手房的人,本来就很少才会买二手,所以对于二手需求实质性伤害没有想象中大。还要记得一件事,一手中被社保卡出的人,可能会投身二手。
10、杭州的窗口期正式结束,以后只会越来越难买。这等于宣告,杭州的资产将是全中国最好的资产之一。短炒的完全退出,市场迎来长久的、实质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