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数学进制叫二进制,有一种设备叫电子管,它们两个可是人类踏上数字时代门槛的钥匙。二进制最早是莱布尼茨(就是第一篇中提到的那个德国大数学家)受中国周易卦象的启悟而提出的,据说他为了表达对中国文化的敬意,曾把自己的计算器复制品赠给了康熙皇帝。比笨重的继电器运行速度快上一万倍的电子管,则是美国的福莱斯特发明的。那谁是第一个踏进这道数字门槛的人呢?是美国的文森特阿塔纳索夫,年,他与克利福德贝利一起研制出有史以来第一台用电子管作为元件的数字计算机(真正意义上的电脑)。只可惜年12月,美国对日本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阿塔纳索夫应征入伍,整个研制工作只好中断了。但是他的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设计思想给了后人许多宝贵的启示,那台计算机后来被命名为“阿塔纳索夫贝利计算机”,简称ABC。因为可恶的战争,阿塔纳索夫没有完成ABC的专利申请,何况打仗时,电子管是很紧缺的物资,他们只能将ABC拆卸。之后阿塔纳索夫将ABC的设计思路毫无保留的告诉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学院约翰莫齐利,而莫齐利与普莱斯佩埃克特于年制造了现在被很多人认为是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的ENIAC(爱尼亚克),并取得了专利。至于ABC和ENIAC,谁是第一台真正的电脑,在现在看来已不再重要了。莫齐利和埃克特之后获得的了大量的荣誉,宽宏大量的阿塔纳索夫并不计较,他非常爽快的说:“在电子计算机的领域中,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的任何人都有足够的功绩。”我们知道,诞生“爱尼亚克”的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开打了。发明“爱尼亚克”的动力其实来自于战争,那时炮弹的路径计算等数学问题让美国陆军非常头疼,因为用“算盘”计算实在太慢了,大量时间花在计算上,还没计算出结果,敌人的炮弹已经到阵地了::_::所以他们迫切需要一种高速的计算机器。因此美国陆军找到了两位专家: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学院的埃克特和莫齐利,由他们负责开发新的计算机器,命名为“电子数字积分机和计算机”,既ENIAC。年2月10日,陆军和摩尔学院共同举行发布会,对外宣称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平方米,重量有30吨之巨,耗电达千瓦。“爱尼亚克”的诞生宣布人类正式步入了数字时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