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机

王者荣耀紫刀冰杖流沈梦溪胜率登顶,黑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12 17:59:38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S26赛季版本更新时,凝冰之息迎来了一次增强,新增“冻伤”被动对移速受损的目标造成额外伤害。

近期有玩家利用“紫刀冰杖流”沈梦溪登顶巅峰赛第一,随着这种打法的逐渐普及,沈梦溪的巅峰赛胜率已经悄悄登顶法师英雄榜首。

新版凝冰之息到底强在哪里?“紫刀冰杖流”沈梦溪为何能迎来崛起?本期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一、新版凝冰之息解析

①装备属性:法术攻击、5%冷却缩减、最大生命

②被动-凝冰:技能命中目标造成20%减速效果、持续2秒

③被动-冻伤:技能对移速受损(低于人物初始移速)的目标,额外造成~点法术伤害,该效果有3秒冷却时间

(1)凝冰之息“冻伤”被动触发条件

S26赛季凝冰之息新增”冻伤“被动,触发条件是移速受损,即低于英雄的初始移速时才会触发额外伤害。

比如赵云初始移速为点,出了抵抗之靴+铭文移速为点,只有赵云的移速低于点时,凝冰之息的被动才会造成额外伤害。

但是凝冰之息的”凝冰“被动只有20%减速效果,相当于攻击到赵云后、其移速为*(1-20%)=点,高于初始移速因此无法触发额外伤害。

只靠凝冰之息被动“凝冰”的20%减速,无法触发“冻伤”被动的额外伤害,这就要求英雄自身技能或者依靠其他装备来提供减速效果。

比如西施、姜子牙、周瑜、王昭君、金蝉和弈星,这些法师的技能都拥有减速效果,因此只要技能命中就能触发“冻伤”被动的额外伤害。

而对于近期大火的“紫刀冰杖流”沈梦溪,由于自身技能没有减速效果,因此出装上就选择巡守利斧来达到触发凝冰之息被动的目的。

巡守利斧被动:技能命中敌人造成灼烧伤害、并减少敌人60点移速,搭配凝冰之息自带的20%减速,这样就能稳定触发触发“冻伤”被动的额外伤害。

(2)凝冰之息“冻伤”被动伤害有多高?

凝冰之息冻伤被动为(+英雄等级*20)点法术伤害,即英雄满级时造成点法术伤害。

而回响之杖被动为(+40%AP)点法术伤害,相当于需要点法强,伤害才会和凝冰之息持平。

更重要的是,这两件装备的被动技能冷却时间的差距非常大。

①回响之杖被动冷却机制

沈梦溪购买回响之杖,一技能先攻击小兵,造成点技能伤害+点回响之杖被动伤害。

随后立刻攻击鲁班七号,一技能造成点技能伤害,没有触发回响之杖被动。

回响之杖被动技能“回响”的冷却时间5秒,不存在目标独立计算CD的机制,实战中5秒内最多触发一次“回响”被动。

②凝冰之息被动冷却机制

沈梦溪购买凝冰之息,一技能先攻击小兵,造成点技能伤害+点凝冰之息被动伤害。

随后立刻攻击鲁班七号,一技能依旧造成点技能伤害+点凝冰之息被动伤害。

凝冰之息被动技能“冻伤”冷却时间3秒,每个目标单独计算CD,并且对小兵、野怪和英雄均可触发。

相当于沈梦溪购买凝冰之息+巡守利斧后,大招命中敌方五名英雄+三个小兵,那么这八个目标都会受到一次“冻伤”被动的伤害。

这就是新版凝冰之息被动的强大之处,对于技能自带减速或装备购买巡守利斧后的法师,一波团战可以触发非常多次“冻伤”被动,因此实战伤害远远高于回响之杖。

二、“紫刀冰杖流”沈梦溪打法教学

(1)出装铭文搭配

铭文推荐:10梦魇、10心眼、10调和

TiPS①:前期不要直接出打野刀

由于弃鳞短刃和巡守利斧前4分钟对兵线伤害降低30%,因此前期直接出会影响到清线效率,建议做出魔道之石后再购买巡守利斧。

TiPS②:最后一件装备看场上情况调整

如果敌方有多名高回血英雄可选择梦魇之牙,如果敌方C位出了魔女斗篷,最后一件直接补虚无法杖。

(2)“紫刀冰杖流”沈梦溪的优势

①拥有反野能力,发育速度更快

沈梦溪前期清线速度是法师英雄中第一档的存在,携带惩戒前期可以用来控中路河蟹、也能配合打野入侵野区,通过掠夺中立资源和敌方野区来加快发育速度。

②团战输出能力稳定,并且拥有范围减速

凝冰之息的“冻伤”被动以及巡守利斧的“燎火”被动,这两件装备都是对每个目标单独计算CD,因此配合起来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后期六神装的情况下,一个大招能打掉不出防御装的脆皮70%血量。

由于所有目标都会受到一次巨人之握+凝冰之息的被动伤害,因此团战总输出能力要比传统出装的沈梦溪更高。

并且后期巨人之握叠满20层被动可以提供点血量,再加上巨人之握+凝冰之息的双重减速效果能提升沈梦溪的留人能力。

因此“紫刀冰杖流”沈梦溪能崛起就不难理解了,团战AOE伤害和自身血量更高,并且拥有更强的入侵和控制能力,更加迎合S26赛季的快节奏版本环境。

以上就是新版凝冰之息机制测评的全部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6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