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32.9%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假期里,许多孩子又进入了“手机-电脑-游戏-网络”的循环圈,回到学校仍心心念念虚拟世界的快乐。开学后,如何帮助孩子恢复良好作息,快速摆脱手机依赖?开学后,如何帮孩子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小学徐文强:加强认识,警惕变化开学后,应当先对班级学生进行一次摸查了解,通过走访询问调查,找到班级中经常玩手机的同学,再和他们的监护人沟通,明确手机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减少手机使用频率。其次,教师要开展一堂关于手机使用利弊的班会讨论课,让学生自主交流、发现,增强对手机的客观认识,尽早摆脱对手机的依赖。最后,教师也要注意与时俱进,当前很多小学生的电子手表,也在不断升级进化,功能等同于手机,可以看视频、打游戏,这些情况也需要及时了解和警惕。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杨雪瑶:不玩手机,家长垂范在和一些爱玩手机的孩子交流中,我发现,他们的家长很多也是手机不离身,有的甚至在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刷手机视频。我想,避免手机沉迷,家长应该做好示范,回到家陪伴孩子的时间里,尽量不碰手机。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可以选择放下手机,拿起纸质书籍,用这样积极、正面的形象来消除玩手机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甘肃省金昌市第八小学李艳:内因外因共克手机瘾思想沟通定规则:家长要以案例形式让孩子懂得手机的利与弊,从内因入手合理制定家庭手机使用规定。如,手机不放在卧室,上学期间只有必须时才能在父母监督下使用,周末限定独立使用两小时等。视力检测下决心:家中设置视力检测表,每周一次检测,随时发现孩子的视力变化。可通过用完手机后检测和室外活动后检测两种情形进行对比,让孩子了解手机对眼睛的伤害,内因外因结合,让孩子自发决心限制使用手机。江苏省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俞艳君:签订协议巧约束可以与孩子签订手机协议,通过协议约束孩子使用手机。具体可以这样做:三方达成共识。可以与孩子的班主任协商,共同签订手机协议,三方各保管好一份协议,让协议更具仪式感。细化协议内容。对孩子使用手机做好明确规定,比如周一到周五手机归父母保管,周末完成作业后,可以使用手机若干小时,但是晚上睡觉前手机必须还给父母。定期微调协议。一段时间后,如果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减少了,可以适当缩短手机使用时间或者减少使用频率,让孩子慢慢调整到远离手机的状态。浙江省诸暨市学勉中学葛永锋:以规则促自律临近新学期开学,我们学校通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