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机

已经有些跑偏了的学术会议文化

发布时间:2025/2/23 17:50:30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有一个问题,先请你来思考一下答案!

问:“在一位专家或教授的办公室中,请你挑出数量最多的3种物品。”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可能各不相同。结合我硕士、博士、博士后期间,参观的众多专家教授的办公室,我给出了自己的选择:

第一位,书籍。

这个很好理解,专家教授嘛,自然要博闻强记、博览群书,脑袋里才能干货。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伪专家”通过摆书来充场面的情况。

第二位,奖状/奖杯。

这个也不难理解,专家教授嘛,必须有众多科研成果才能评上。成果如何体现?论文、著作、课题评比获奖啊,如果奖状/奖杯太多的话,挑几样最具分量的,摆在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供他人“膜拜”。

第三位,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的照片。

这个,很多人就可能不太理解了。

我原来也想不明白,不禁感慨到:怎么有这么多的会议照片啊?到底是因为开会是最重要的学术活动,还是因为留在照片中的主要活动就是开会?

细细想来,其实也并不奇怪。

一方面,会议正是最容易聚拢学术同行面对面交流的一种方式,用照片来记录会议情况,自然顺理成章。如果遇到名师大家,势力要与之合影留念,也可以作为后来的谈资。

另一方面,很多专家教授年龄实属不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时代,照相,也是贫穷时光的一种奢侈消费。当记录下那么多“大家”云集的历史画面,更显得这些会议“老照片”的珍贵。

01学术会议承载了太多非学术功能

学术研讨会,原本是学者们进行学术研讨交流的活动。但曾几何时,学术研讨会被赋予学术范围之外的更多功能。

究其原因,可以从学术研讨会各参与方的动机找到答案。

先来看看主办者的办会动机。

第一,对大学来讲,举办一次学术会议就是一个政绩点。因为,是否举办过、举办过多少次、多高级别学术会议,在如今评价体系中,都会被换算成为“工分”,会议的次数越多、规模越大、层次越高,其“积分”就越多。

由此,举办学术会议,已经成为了学科建设的“刚需”。

其次,举办学术会议出于某种学术动机。例如,想通过举办会议推出某个研究议题,引起广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9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