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群众诉求闻风而动,接诉即办。”这是今年市委对新时代街道工作提出的要求之一,开发区从街道到各社区纷纷响应行动,在深化社区治理方面不断探索新方法,致力于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亦城景园社区就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工作法,使社区的接诉即办工作向前一步,使居民身边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得到快速回应和妥善解决。“能人库”向前一步挖掘需求亦城景园是开发区的人才公租房之一,去年5月开始入住居民,截至目前已有户,主要集中在6、7、8号三栋楼。新小区、居住群体年轻化,社区党支部、服务站又刚刚成立不久,只有4名社工,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快速让居民们了解社区服务站工作,更好地为居民们服务呢?社区党支部书记、服务站站长张雪想到了党建引领的方法。这就是“”工作法中的“1”,即“一带”,指的是以党建为引领,用党建带团建带队建。为此,社区服务站社工逐一开展入户工作,一方面摸清居民基础信息,一方面统计党员数量,与其签署党员责任书,号召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建立起一支“党员先锋模范队伍”,并制定奖励机制,根据参与活动和发挥作用的情况为党员积分,引导党员们开展比服务、比奉献的“两个比较”,从而激励党员带头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同时,充分结合在职党员、团员双报到活动,并从社区居民中挖掘志愿者,一并纳入社区“能人库”,利用好在职党员、团员、居民志愿三类资源的发挥,自上而下挖掘居民需求,向前一步做好服务,为社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精品化各类公共资源。通过“一带”、“二比”、“三发挥”,该社区服务站成立刚一年,便已组建起太极拳、兵乓球、羽毛球等多支文体团队,通过“能人库”中党员发挥的作用,还解决了没有活动场地的难题,使体育团队的日常排练得以有序开展。全能社工实现居民诉求“一台清”而“一带”、“二比”、“三发挥”工作法带动的不只是居民自治,也被应用到对服务站社工工作能力的要求上,使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3月底,7号楼的居民老崔的手机莫名遭遇缴费后仍被告知为停机状态,因担心遭遇电信诈骗,她着急忙慌地跑到社区服务站寻求帮助。社工牛子栋了解事情原委后,立即放下手头工作,第一时间致电询问停机情况,这才得知原来是机主上网流量过多产生了大量费用。但老崔岁数大了,压根不知道这上网流量是怎么回事,更别提如何使用了,因此对于这种答复表示不能理解。于是,牛子栋先后5次与客服反复进行沟通,最终在当天就帮老人解决了问题,说服客服返还了老人因误操作产生的90多元的上网费用。居民诉求的快速解决得益于社区对“全能社工”的培养。张雪介绍,为更好地做好居民服务,服务站在对社区的管理中实行网格长制,由社工“走出去”分楼包片负责居民事务,以便居民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找到服务站“接头人”。回归到办公室,每位社工不仅要熟练掌握自己主责工作的技能,还要知晓其他岗位的工作流程,做到社区居民前往服务站办事时,任意一名社工都能为其提供服务。为进一步做好对居民诉求这把“哨子”的回应,今年4月,社区党支部又开通了“支部直通车”、“书记解难题”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