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机 >> 积分机前景 >> 小积分大动力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机制激发
积分兑换,“换”来无私奉献的甘甜
本轮疫情爆发后,家住二七区樱桃沟管委会三李社区的志愿者刘倩,又一次参与到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中。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她欣喜地收到了社区为她准备的樱桃。“这樱桃太甜了!其实参加志愿服务并没想着能换取什么,只想为咱们的城市贡献一份力量。但收到这份礼物,真的非常感动!”
樱桃沟景区志愿服务工作负责同志介绍:“我们记录下每一位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信息,志愿服务时长累积20积分的志愿者,在每年樱桃成熟时节可兑换一箱樱桃。”
樱桃甜,甜在无私奉献的荣誉感里。二七区文明办坚持“以积分兑换将志愿服务单项输出转换为双向受益”的思路,于年推出“雷锋超市+积分卡”激励模式,打通各社区兑换壁垒,使志愿者凭“二七区雷锋联心卡”和“志愿郑州”记录的志愿服务时长积分,在辖区内参与过志愿服务的任意社区“雷锋超市”,兑换米、面、油、纸巾等生活用品。年3月,“雷锋超市”升级为“点点爱互助汇”,可兑换的物品范围进一步拓展。
积分兑实物、积分换服务,在二七区个“雷锋超市”、33家“点点爱互助汇”中,10万余名志愿者兑换服务时长约万小时,兑换物品超20万件,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不断高涨,上到“40后”下到“00后”,年龄跨度长达半个世纪。
据了解,依托“绿城使者”志愿服务中心、站点,全市已建成具有积分兑换功能的点位余个,近20万志愿者在这里进行积分兑换,兑换物品达70余万件。在规范志愿服务时长记录的基础上,郑州全域推行“1小时1积分”的兑换规则,已进入全市通兑的快车道。
积分兑换,“换”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有多个积分的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资深志愿者韩建芳,从核酸检测引导岗位下来便拿着“志愿者益惠卡”来到了“时间益站”。“这几天我一直在天明路72号院做疫情防控志愿者。你看,这是花了75个积分兑换的抱枕,累的时候靠一靠,挺开心的”。这样的志愿者还有许多,他们奔忙在街道下辖的12个社区多个楼院,提供卡口值守、秩序维护、扫码登记、困难帮扶等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的‘时间益站’不打烊,保障志愿者积分兑换不断线!”南阳新村街道志愿服务带头人陈骋说,“从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到现在,前来进行积分兑换的志愿者已经有多人次了。用于兑换的物资,都是由加入‘爱心商户联盟’的商家提供的。”
寺坡农贸市场“继红蔬菜”店就是爱心商户联盟的一员。疫情爆发后,新鲜的蔬菜成为民生保障的焦点。5月4日,“继红蔬菜”店贴出了“志愿者任何时候来店都可享受八折优惠”的告示,并在社区群里发布了“可为志愿者送菜上门”的消息,此举立即引发了居民热议。
“继红蔬菜”店成为“志愿者益惠卡”项目的爱心商户已有3年时间。3年来,这家店持续为志愿者积分兑换提供物质条件,特别是每次疫情爆发后,都会想方设法为志愿者做好保障。
“志愿者益惠卡”是金水区自年探索实施的,以积分兑换为基础的、重点激励与常态化普惠性激励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激励回馈项目。持有“益惠卡”的志愿者,可凭志愿服务积分享受购物打折、免赠、服务兑换等优待。当前,开通“益惠卡”的志愿者累计达到1.7万余人,覆盖范围由金水区拓展到郑州东西南北4个大学城,入驻项目的爱心商家涵盖超市、餐饮、影院、医疗、心理等各领域共94家。今年4月,金水区在“益惠卡”基础上全面推进志愿者“时间益站”建设,开发了H5、小程序、App三端融合的数智平台,投入运行后将全面实现积分兑换的数字化智能化,推动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
与“益惠卡”“时间益站”等载体关联的“爱心商户联盟”,是郑州志愿者积分兑换闭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有0余家商户加入了积分兑换计划,志愿者、商户双重受益的格局初步形成。
积分兑换,“换”出爱心传递的桥梁
高新区沟赵办事处紫锦社区紫兰苑七号楼的楼栋长、退休老党员张守杰,是一位长期坚守在“创文”“创卫”、政策宣讲、爱心调解、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拿到积分兑换的物品,他高兴地说:“我是老党员,就应该发挥先锋带头作用,没想到咱社区想得全面又周到,用志愿服务积分就能兑换到油盐酱醋这些生活必需品,太好了!”
“爱心积分超市”的工作人员表示:积分兑换实现了双赢。一方面,志愿者的爱心行动通过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得到回馈,他们的执着坚守和辛勤付出被看见、被感恩,使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更有温度、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志愿者从中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会带动更多亲朋好友参与支持社区工作,有效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感召力,为创新基层治理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被志愿者形象地称为“荣誉兑换处”的“爱心积分超市”,高高悬挂的《“爱心积分超市”管理制度》,明确了积分标准、兑换办法;逐步完善的积分兑换台账、物品进出明细台账,定期公开积分兑换、物品发放情况,全程公开透明,接受居民监督。
为集聚“爱心超市”的“磁场效应”,强化积分兑换的“能量储备”功能,今年4月,高新区采取渐进方式,总结紫锦社区做法,形成《高新区沟赵办事处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奖励办法》,覆盖街道各社区推行;总结沟赵办事处经验,制订《高新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奖励制度推广方案(试行)》,全面启动推广工作。
截至目前,高新区共设置“爱心超市”29个,余人次志愿者累计兑换积分,换取实物价值元,抱着“偶尔尝试”的态度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少了,喊着“有事叫我”的志愿者人数更多了,爱心传递的桥梁不断延伸。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郑州市高度重视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机制建设,自年以来推行的“玫瑰余香”计划,在全市层面为志愿者提供涵盖精神激励、物质奖励等6类18项激励回馈措施,有效激发了志愿者热情、储备了志愿服务动力,被评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创新案例。各开发区、区县(市)结合各自实际,在疫情防控中探索试行了不同的积分兑换形式,实现了激励回馈在基层各环节的落地落细落实,成为推动实现全市积分通兑的基层基础,为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社会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5月3日,郑州市“绿城使者—小红象?健康行”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行动正式启动以来,市民群众积极响应郑州市文明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出的立足居住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的倡议,本着自愿原则,按照招募程序,通过登记、培训、定岗,有效融入社区疫情防控,与一线工作人员并肩奋战。据16个开发区、区县(市)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0日24时,全市支志愿服务队投入行动,累计招募志愿者名,单日上岗志愿者峰值数据为名,累计提供志愿服务时长.21万小时,筑起了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防疫长城”。
供稿:郑州市文明办转载请注明来源回顾:思考与探索:
谭建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如何突出特色与亮点~
王忠平:对志愿服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
新时代文明实践
新时代社会文明程度的理论意涵与提升路径
实践与争鸣:
疫情防控志愿者上岗前务必先看看我
建立文明实践“志愿信用”机制有效疏通乡村治理“三大堵点”
陋习“吹散”新风“拂面”——福建省三明市全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
北京大兴:“文明规矩”让40年老小区充满活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