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机

积出新干劲换出新活力璧山区推

发布时间:2023/4/15 17:07:58   
治疗白癜风的偏方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baidianfengazhiliao/m/682.html

激发群众自治、法治、德治意识,是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我区以“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年”为主线,突出党建引领,积极探索“积分制”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按照试点实施、总结经验、全面推广的步骤,推进党建工作和基层治理融合结合、互融共促,不断激活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积分制”试点工作整合爱党爱国、道德文明、先进模范、共建共治等既有积分体系,丰富“心愿定制”“积分预支”等兑换形式,打造“积分超市”,联结“红黑榜”,推动村民从之前对村级事务的“漠不关心”“事不关己”,到如今的主动参与、主动融入,以“精神激励+物质奖励”双管齐下助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动能,营造出齐心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从“事不关己”到“人人参与”

“积分制”激发群众动力

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人,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方能提升水平、成效。因此,基层治理要着重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而不仅仅是财政上加大投入,实践中政府包揽。只有实现“人人能参与、人人获效益”,才能找准突破口,摸清发力点,切实破解基层治理“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原来我都不做清洁,现在你居然让我打扫卫生,我才不干”“甩个垃圾还要先挑挑拣拣,好麻烦!”以往,大多数村民习惯于多年养成的语言方式、行为方式,认为自己的言行不关其他人的事,而村里的事更无关个人,因此,基层治理中一直缺乏有效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的方式方法。

日前,记者在福禄镇斑竹村的资源回收点看到这样一幕,该村村民胡焱带着大包小包的塑料瓶、纸板等废品来卖,卖掉废品的同时,也收获了积分。“分类的垃圾不仅能拿到村委会卖钱,还能赚积分换奖品,那肯定要在屋头给垃圾分类啊。”

不仅是垃圾分类,胡焱最近还热心清扫房前屋后的垃圾,随手捡拾马路边的垃圾。“我们把积分分为基础积分和贡献积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在资源回收点出售可回收垃圾,还有贡献积分拿,这种‘双赢’模式能更好地动员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福禄镇党政办主任黄剑介绍,福禄镇细化积分制,基础积分体现合格村民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爱党爱国、遵纪守法、道德文明三大类;贡献积分体现优秀村民的行为规范,包括公益行动、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六大类十小项,村委会定期为获得积分的村民,按规则兑换牙膏、肥皂、抽纸等奖品。

同时,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不能充分惠及村民这一难题,福禄镇创新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打造“镇中心积分商城+村积分兑换点”网络,实现了村集体经济良性循环、与村民有机联结。其中,设立积分奖池资金,村级组织每年拿出集体经济上年纯收入结余的30%投入奖池资金,按积分分配给村民,让村集体经济收入真正变成村民的收益,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村民自我生产和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形成了村民致富与集体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大河有水小河满”的景象。

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是基层治理的根本点。正因如此,我区在推进“积分制”试点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积分制”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助力了社会文明和谐。

推“积分超市”与“红黑榜”

“奖优罚劣”破解治理难题

“我用之前在村里做好事得到的积分在超市兑换了一袋大米!”6月16日,在正兴镇河堰村,村民张兰对积分超市赞不绝口,“我以后还要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多挣一些积分。”

“我们给每户村民都发了积分存折,存折上的基础分是分,村民们如果参与相应的公益类活动,比如主动参加村容村貌环境治理等,就能获得一定的积分,相反,如果行为失当,就可能因被扣分而上‘黑榜’。”正兴镇河堰村村干部刘兴霖告诉记者,在“积分制”的基础上,他们还设置了“红黑榜”和“积分超市”。

充分考虑到乡村熟人社会中的邻里相助相望,河堰村将助人为乐、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等列上“红榜”进行宣传;将违法乱纪、不赡养老人、破坏公共设施、非法占用耕地等列入“黑榜”进行曝光。开展“最美+”模范先进典型评选,合理运用“红黑榜”制度,全力营造“社看社、户看户”和比学赶超、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倡导“家和”万事兴、“邻和”百事顺、“村和”事事达的人文愿景。

如果说“红黑榜”是对村民的精神奖励和道德约束,那么“积分超市”就是村民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记者在河堰村“积分超市”看到,生活用品、农用物资、儿童玩具等商品实用丰富,积分超出分以上的村民在这里都可以自由兑换。

正兴镇河堰村将村级事务与村民利益联结起来,采用红榜加分、黑榜扣分的机制,引导群众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积分超市”实现“人人能参与、人人获效益”,切实破解了农村陈规陋习的治理难题。   

设“积分榜单”到“积分银行”

“小积分”普惠千家万户

“杨大芬40分,安宁36分,李应华30分,饶学文28分,饶儒荣25分。”6月12日,在七塘镇盐店村的党务公开栏上可以看到这样一张打着分数的“积分榜”。

“我还要继续努力,多参加一点村里的公益活动,争取当上第一名。”盐店村村民安宁表示。

在推进“积分制”试点过程中,七塘镇建立了村民参与“积分制”的“积分榜”——积极参与村社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村民议事的,每参加一次加2分。“通过公开积分排名、积分兑换奖品,以表扬激励积分靠前村民等方式,激励村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主人翁意识。”七塘镇组织委员尚凌勇表示。

同时,七塘镇依据场镇实际情况设置2个积分兑换点,参与积分的家庭积分满30分后,以现有积分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兑换相应金额的积分代金券后到就近场镇积分兑换点购买相应价位的物品,兑换物品后只作记录,不扣除相应积分,年终时将对全年累计积分全镇排名前二十名的家庭额外奖励价值元的物品。

自“积分制”引入我区基层治理工作中,各个镇街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和基层治理互融共促,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保证条例细则接地气、评定机制合民心、奖励制度近人意。激活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形成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良好局面。

接下来,我区将建立全区统一“积分银行”,对参与积分的主体分别建立线上“积分账户”,按需发放线下“积分存折”,打通线上+线下“积分商城”,让小小积分普惠千家万户,为基层治理按下“快捷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1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