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机 >> 积分机市场 >> 小积分兑出乡村治理大动能
村间道路干净整洁,邻里之间和谐共处……走进广西平南县丹竹镇东山村,一幅生态宜居、美丽祥和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这是该村建立“党群积分超市”后带来的喜人变化。
近年来,平南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在丹竹镇试点建立“党群积分超市”,引导党员群众通过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获得积分,凭积分兑换相应物品,有效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党群合力,逐步形成由党员带动、群众广泛参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只要积分不收金钱
“兑换一袋面条需要25积分、一篮鸡蛋需要35积分,您的积分充足。”近日,丹竹镇丹竹社区“党群积分超市”里,“收银员”方宇杰一边认真核对积分记录,一边引导党员群众根据相应积分额度兑换物品,并做好兑换台账。超市里,牙刷、牙膏、毛巾、洗衣粉等日用品被整齐地摆上货架,井然有序。
村民们正在挑选兑物物品。丹竹镇党委供图
为确保积分超市建设规范化、资金使用合理化,平南县在“党群积分超市”设置店长、管理员、监督员各一名,负责积分超市的监督、管理和活动筹备工作,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并把积分超市标识牌、管理办法、积分兑换标准等内容上墙公示,建立物品兑换台账,做到有阵地、有制度、有管理。
同时,平南县以贴近党员群众需要、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热情为出发点,配备米、面、油、洗衣液等多种生活用品作为积分兑换物品,满足党员群众多样化需求。“我们通过集体购置、企业捐赠等方式,建立兑换物品常态化更新机制,定期补充更新超市物品,确保供应充足。”丹竹镇党委书记卓军祥介绍。
截至目前,平南县结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居民服务中心建设,在丹竹镇辖区的12个村(社区)全覆盖、高标准建成了“党群积分超市”,已开展业务培训47场。
小积分解难百家事
在丹竹镇中心小学学生上学路上,有一处老旧危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但房主一直不愿意拆除。房主的老邻居李大姐了解情况后,主动揽下任务。经耐心劝说后,老旧危房最终得以拆除,李大姐也因此获得了30积分。
按照“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管理理念,平南县结合村级实际设置评分项目,制订“党群积分超市”评分细则,从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环境卫生等11个大项共计23个小项确定项目赋分标准,并根据实际动态调整细则内容和积分标准,极大地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同时,该县将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等群体列为积分制成员,按照身份类别赋予10分至15分的原始积分,推行入册登记、参与活动、积分申报、会议评议、张榜公示、物品兑现“六位一体”运作模式,在包片村干部和生产小组长监督下,按季度进行积分行为记录,并对照细则赋予相应积分,凭积分兑换物品,充分调动这些群体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平南县已有多名党员、多名群众主动加入积分管理,做好事、办实事多件,兑换积分多分,兑换积分物品余份,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积分赋能共建共治
拿到积分兑换的物品时,丹竹镇三河村74岁的老党员林华南高兴地说:“动动手、跑跑腿,既能锻炼身体,帮村里做点事,还可以兑换生活用品,一举三得!”他当场表示自己还要继续投身村里的公益事业,争取多拿积分。
村民用积分兑换到符合心意的物品。丹竹镇党委供图
“党员干部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和协助开展重点工作,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丹竹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刘灿林表示,依托“党群积分超市”,有效推动党员干部从有形的引导参与,向群众无形的自觉行动转变,释放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平南县还设置积分光荣榜,开展一季度一评比,促使“党群积分超市”成为党员群众互学、互比、互促的平台,促进提升民风、家风、村风,改善基层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平南县依托“党群积分超市”,已开展积分评比30多场次,给予积分奖励人员多人次;党员群众自发开展“清洁行动”余场,累计清理乱堆乱放余处,清理池塘沟渠余处,协助调解矛盾纠纷余件,帮扶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多人次。(张芳、江灿桂、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