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名往届考研的学生,当然了不是二战,是辞职后考研,我叫舟亢(化名),本科毕业于辽宁的一所普通本科学校。我这次考研的目标院校是东北大学,刚复试完,应该能被录取吧。考研嘛,其实没有那么难,只要方法得当,坚持下来,上岸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首先是考研复习的总纲领,这个是必须严格执行的,就是每个学科必须安排基础、强化和冲刺三大阶段。其实考研制定计划是有必要的,但是,没有必要制定太详细的计划。因为当你制定计划后,你完不成计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特别是在初期,这样你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再加上学科试题及知识点难度逐步提升的双重打击,你在很大程度上就会产生放弃的想法,此时放弃主要是在强化中期和冲刺的中后期,这也许是大多数备战考研者中途放弃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而基础、强化和冲刺三大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少了哪一个对你考研的分数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三个阶段持续的时间是可以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及每个人知识底子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安排。我的安排时间是每个阶段大致是三个月。接下来就是心态的调整,复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总的复习节奏安排,想考清华北大的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心态上首先要把考研想的简单些,比如我就想考个普通的学校,那我只要各科考个及格分就够了,就不要自行车了。你看我政治考60,英语考60,数学和专业课各考90,这不就了,至少普通的院校随便让我挑,即使考的再差点,只要过国家线,还是可以调剂的。还有就是报名人数的上涨,今年好像是万左右,比去年增长了80多万,其中有一半左右是往届生,明年这个数量应该还会上涨,但是不用担心,安心复习即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有一半以上是炮灰,真正能够认真的全程走下来的人并不多,而那些能够走下来的人,还不一定和你考一个院校,即使考一个院校,也不一定考一个专业,这么一分,你的竞争对手就没有多少了。更何况真正厉害的人都保研了,都出国了,还有一部分去考公了,去就业和创业了,剩下来去考研的人的水平和你都差不多,甚至水平还不如你,和这些人去拼,应该不是特别难吧。当然不能因为这个,就不认真复习,不去攻克知识难点,这个只是让你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复习。特别是考研后期及上考场时,好多人又是失眠又是学不下去,那此时你就可以这样想,就有可能会缓解这些问题。由于复习时间很长,中间的休息是必要的,早上一般7:00左右起床即可,冲刺阶段可以再早一些,大致7:30左右进入学习状态,中午12点-1:30,吃饭休息,一定要中午休息30分钟,我刚开始没有休息,后来发现下午太困抗不下来,于是每天中午必须睡30分钟,晚上5:00-6:30休息,到晚上11:00结束,11:40必须睡觉。这个时间的长短及具体时间是可以调整的,甚至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月份都是可以调整的,但前提是保证白天的学习能够正常进行,中途累了当然也是可以休息的,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且每周六或周日要休息一天,可以补觉,可以刷手机,也可以查查网上的关于考研信息和QQ群里的资源。还有,每周至少拿出两天时间(只是每天1小时左右)去锻炼,跑步,男生跑个-0米,女生可以跑个-米,其实主要是为后期冲刺不生病做准备,当然,能每天跑步最好。总的复习节奏。我是3月开始,算是正式进入复习,之前主要是做一些租房子,找复习资源等事情,对了一定要找个离学校近的地点,最好是自己本科毕业的学校,好处多。我的考试复习资料及草纸等,有一多半是在学校学姐学哥手里买的,当然,考试后计划再卖给学弟学妹,这为我省下了很多钱,这个只是好处之一吧。3-6月是基础阶段,6-9月是强化阶段,9月以后进入了冲刺阶段,当然这一阶段还要进行报名确认等一系列事,就不详说了,所以说一周休息一次,每周至少上一次网,处理这些琐事,即使是到了12月,也要坚持每周上一次网。这些时间点还是要把握一下的,相对来说比较重要,至于每个月怎么弄,根据情况自己定就行。而真正的冲刺大概到12月初就结束,冲刺阶段也是最累的阶段,特别是11月提分定型的关键期,一定不能感冒。进入12月主要的任务就是调整作息时间,刷题模拟保持手感,以及背肖四,你懂得。12月开始可以早起但不要熬夜了,10:30左右停止学习,11:00前一定要休息,保持白天最佳的精神状态,特别是考前一周,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只有睡眠充足,第二天脑子才能清醒和灵活,反应才能迅速。真正考试的时候,全是新题,需要你快速的作出选择,反应要迅速,如果此时你的脑袋因为熬夜背东西而变得浑浑噩噩甚至考场上犯困,那肯定对考试是有影响的。接下来就到了各个科目的具体安排及复习思路了。首先是数学了,得数学者得考研,数学是你需要花费时间最多的学科,一年的考研时间,至少要有半年的时间给数学,当然,不是让你半年一直学数学,别的都不做。数学基础阶段以视频为主做题为辅,强化阶段视频和做题都要跟上,冲刺以做题为主,尽可能不看视频,考前押题的除外。我数学跟的是张宇全程班,买的网课,没报班,我所有科目其实都没报班,全是网课。数学基础阶段其实在过年期间就开始了,由于我工作了两年多了才考研,数学都忘了,我便进行了2轮基础,第一轮捡知识点不做题,一天能看好几节视频,(这个视频主要是基础课,按课本来的,是高昆仑、张翀和张卫的课)跟着记记笔记,把公式熟悉熟悉,大概在3月中旬,一轮结束,进入第二轮。第二轮跟的是张宇30讲,配套做了张宇题,大概是6月20多号基础阶段结束,进入强化。强化阶段我原计划2个月结束,但最后还是延了一个月,九月下旬才结束。其实不用听网上那些老师乱带节奏,说什么暑假结束强化必须结束,那都是故意说给你们的,让你们觉得自己复习不行,这样你们才能报他们的班啊,他们的班才有存在的意义啊。其实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往下走就行。强化确实比较困难,这一阶段就进入了考研难度,甚至做的题目比考研还有难一些,目的是要提高计算能力,多见题型。此时我跟的是张宇36讲,配套做的题,是听一节课,看一遍或做一遍甚至是抄一遍例题,然后做题,之后再往下进行,这一套流程下来至少2天,像中值定理和多元函数积分等这种大的难的章节,甚至要花上4-5天,去了休息时间,36讲3个月拿下,也是不小的挑战,而且这一阶段其他科目也要开始进行了,时间还是比较紧的,但也不能为了赶进度,而不顾复习的质量,强化可以再往后延延,但是10月放假结束前一定要结束,因为放假结束后就进入真题阶段了,30多年的真题,够你玩2个月的。题很难,如果时间不充足可以把C组题省掉不做,但AB组的题还是要做的,只少B组题要做完一半,因为有的章节题确实多,几十道题。(我用的是21版的数学,听的是22年的课,其实大同小异,差不太多的)。进入10月就进入冲刺阶段了,开始的两周我是先拢一遍知识点,然后进入真题,一天做题一天分析,两天一套题,我是从后往前做,而且先做偶数年的题(因为22考研是偶数年),先难后易,一旦做不完真题,至少最近几年的题我能够做完,很遗憾我只做到年,之前的没时间做了,而且10年以前的奇数年的题也没做,时间还是比较紧。做题一定要计时,到时间了做不完,也不做了。对了,准备个本子,专门记录不会的或做题中记错的公式,有时间时翻翻看看,加深印象。11月中下旬,进入了模拟题阶段,我选的李林和合工大的卷子(共创做了,超越没做),张宇的卷子做了两套,太难了,放弃。押题我也是看了看张宇的以及李林的,李林的押题太多,还没看完就考试了。当然12月份,除了进行模拟外,我还对知识点大致的过了一遍,只挑重点的看了一下。接下来是英语,由于我的英语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工作期间也用到过英语,可以说英语一直没扔,所以英语复习压力不大,主要是背背单词,刷刷题,背背作文就差不多了。从三月开始是听一些视频课,同时进行真题阅读的精读,然后将每一篇文章里不认识的单词摘抄下来,每天早上用一个小时进行背诵。视频课如下:完型宋逸轩,阅读唐迟,新题型唐迟,翻译唐静,作文王江涛和潘赟。此时做题不要求计时,但必须把文章内的每个句子、每个单词弄懂(此阶段作文可以先不看)。进入五月后,开始进入计时训练,保证阅读15-20分钟一篇,完型15分钟,翻译20-30分钟,新题型15分钟以内,在这一阶段都是一天做一篇,然后精读,不用在意正确率,精读如果当天完不成可以第二天完成。先做题,再精读,在整理词汇,这一套流程下来,平均两天可以做一篇文章,这一阶段不要求快,但要求精。同时留出近五年真题,留着冲刺期全真模拟。进入七月份开始听作文的视频课,同时开始积累写作的句式及写作格式、模板等,此时早上要开始朗读真题后面的作文范文,每天20分钟左右即可,一篇范文读着读着自然就会背了,不用刻意花时间硬背作文,但朗读前抄一遍范文还是有必要的。对了真题我用的是张剑的,毕竟有点基础,用起来还算顺手。进入9月下旬,开始进入模拟阶段,此时基础打的差不多了,是时候模拟了,每一周或两周要进行一次全真模拟,上答题卡,同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我推荐的答题顺序是按顺序答题,只是把翻译题放在最后,即写完作文后再做翻译。然后继续精读做完的卷子,模拟完精读至少要一周,甚至一周半,因为还有其他的科目,不能把时间全给英语。模拟后,距下一次模拟至少一周多,在此期间可以做一下之前做过的题来保持手感,当然如果张剑的预测卷出来了,可以用他的题保持手感,一天做一个阅读即可。模拟题不精读,不用看正确率,做完看看哪里错了,为什么错,看看生词,然后迅速跳过,继续精读之前模拟的真题。进入11月中旬后,大作文开始总结自己的模板,并进行背诵,此时每天朗读的作文估计都能背了,每天争取默写一个小作文,每周至少默写一篇大作文。所以说为什么11月最累,四大主科,哪个也不能扔,而且,每一科都在占用大量的时间。当然,如果11月想轻松一些,那你前边就得累一些多学点,来缓解11月的压力。进入12月,英语可以放一放了,可以不精读了,但不能一点不学,每天还是要限时做1-2篇阅读来保持手感,可以是真题也可以是押题卷,每天早上还是要背单词,朗读作文范文,直到考前,此时要有选择的朗读范文了,尽可能每天朗读一类作文。同时再补充一下,进入11月下旬,虽然每天还是要背单词,但可以不背摘抄的真题的单词了,张剑的黄皮书里会带有高频词的词汇表,而且每个词的考频率都给标上了,背这个,特别是要背考频率超过5次以上的词。终于轮到政治了。政治前期可以不做重点复习,前期即8月份之前把主要的时间给数学和英语。3月开始每天给政治的时间不用超过1小时,到7月下旬后,政治可以适当加量。前期主要是看徐涛的网课,不做题,第一遍听课,同时跟着徐涛核心考案勾勾画画即可。不建议倍速,当第二遍时,可以倍速,所有科目的视频均如此,当然像数学视频量较大,看一遍就够了,哪里不会,第二遍再看不会的某个知识点。当徐涛视频第一遍结束后,开始进入第二轮,大概6-7月后,此时听完视频要配合肖秀荣的题练习,这就开始花时间了。当然前期会错的很惨,不必在意,其实数学英语也一样,前期都会错的很惨,尤其是数学,你可能会出现做10道题,有8道题没有思路,另外两道还错了一道;英语也是,一篇阅读做完,你可能完美的避开所有的正确答案,这都正常,这个阶段过去就好了。不会,不会就抄答案,看答案,抄着抄着、看着看着就会了,但此时也不要放弃,一旦放弃,这题你就永远不可能会了,不放弃,还有会的可能性。政治把错的题找个本子,不抄题,没时间,只抄涉及的自己不会的知识点。期间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进行题的二刷,时间不够就算了,我的马原和思修完成了二刷,另两科时间不够了,就没二刷,二刷时正确率就明显提上来了。还想说一句,关于二刷三刷,有好多人都说英语必须三刷,而我英语科目能实现二刷的都很少,基本都是刷一遍,但这一遍很认真,不留死角。不要去信必须二刷三刷的理论,因为你信了,你就会为了实现三刷而不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