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说,公正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力量。班级量化管理对于每一个同学都是公平的,无论学习好坏,无论以前怎样,每一周都是新的起点,每一周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这里是农村寄宿制初中,孩子们大多是学困生,都是经过县里中学、私立中学层层选拨之后剩下没有地方可去,无可奈何选择我们学校的学生。这些学生要么是学习态度有问题,要么是学习习惯有问题,或者智力、家庭有问题,且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很多孩子几乎上已经放弃学习了,教育这样的孩子是艰难的,经过艰难的尝试之后,我们使用了量化管理法。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以分数来衡量,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就餐纪律、就寝纪律、做好人好事、违反学校纪律等等,这些日常行为,根据学生表现加分或者扣分,每个星期一总结,根据得分表扬或者批评,根据得分评优秀、三好生等等。使用量化积分的好处有3点,1、最大限度给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2、制度在前,学生管理容易多了。3、培养学生学习之外的其他能力。一、量化管理如何运用。制定了量化细则之后,我们要领着学生学习这些细则,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教给他们遵守的方法,做事的技巧,比如,很多七年级的学生不会叠被子,不会用大扫帚扫地,我们要先教会他们做事的方法,才能避免他们被无谓扣分。不教而杀谓之虐,我们的目的是管理而不是扣分,所以,哪一项学生做不好,不知道怎么做,我们一定要先教会他们。七年级的学生自身荣誉感很强,非常在意自己积分,用量化法管理七年级的学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到了八年级,有一部分学生就不那么在意自己的积分了,他们的口头禅是“扣就扣呗”,这个时候就要采取一些措施,保障分数在他们心目当中的威慑力和吸引力。比如,给积分靠前的同学发奖状、拍照、大会表扬、请优秀家长分享教子经验。到了九年级,奖励的办法可以再改变一下,积分换要求,比如某节课自由、出去干活、一两次作业不做、外出一次等,学生喜欢的,在安全可行的范围内就OK。二、唤起学生内驱力、激发他们向上的本性。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是渴望积极向上的,学困生也不例外,只是他们被日复一日学业上的挫败打倒了,在学业上的挫败使他们看起来顽劣,如果在别的方面给他实现自己“我是好孩子”的机会,他们会焕发出新的动力。最好的教育,是以一颗心触动另一颗心,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我们的量化积分就意在唤起学生的内驱力,激发他们向上的本性。事实上也是这样,每周量化积分前几名的同学,除了有学习上的优秀生,还有非优秀生。三、更接近于素质教育。学生学不会,不想学习的时候,坐在教室里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他们自己很清楚升学无望,对学习就很厌烦,烦书本,烦老师,心里有火总想发泄。但是,当他知道好好坐一节可以出来到小菜园去浇水,或者到草坪上透透气,他就会努力憋着不犯错不走神,尽量管住自己听老师的课。所以,在量化管理的同时,我们在学校开设了菜园、花园、草坪维护、后勤管理等课间活动项目,供那些积分达标的孩子出来活动,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我们常常说素质教育,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不就是着眼于受教育者长远发展吗?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吗?况且这样一来,学生为了可以得到一些特权,就会发自内心地约束自己,同时,不良情绪得到疏导,一举两得。四、实行量化积分管理要注意两点一是坚持积分标准要合理可行、二是要以帮扶、心理疏导为辅。积分标准一定要合理,不能想当然制定,比如课堂说话一次扣10分,回答问题一次加1分,这就是不合理的。标准的制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最好学生参与,切实可行、照顾人性。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机器,所以,不能完全是冷冰冰的分数,要有暖心的关怀温情的话语、善意的帮助,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要常常和学生聊聊,对于那些不常得奖的同学,帮他们分析原因,帮他们得奖,把自己作为一个教练员给予帮助,而不是管理者给予施压。孩子只有在一种善意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当然,任何一种管理制度都会有缺陷,量化管理也是这样,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某些同学为了加分“不择手段”: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篡改分数等等。但只要我们不怕麻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量化管理的方法总的来说还是有很大成效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