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的父母在育儿方面有了新的观念,认为教育要趁早,不但在胎儿时期就开始进行胎教,而且刚出生就害怕落在同龄人之后,所以就开始上各种的早教班,启蒙班。怪不得身边出现了那么多的“小天才”,你看看小区的广场上,爷爷奶奶都是在那里讨论自己家的孩子,三岁了会背多少首唐诗,会认多少生字,一个个脸上特别的傲气,也让旁边的那些人甚是羡慕。现在的教育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循环,父母不再看孩子是不是机灵,是不是懂事,而是看他们学会了多少知识,这样才能判断自己的投入是否得到回报,不能让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而社会上的那些辅导班就抓住了父母的这种心理,就像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地冒了出来。舞蹈培训班,围棋培训班,早教班,才艺班,甚至还听说同事家的孩子竟然涉及到微积分和编程,这难道要走科学家的培养路线吗?身边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也让家长们感觉危机四伏,纷纷地去效仿。其实有关专家已经告诉大家,孩子们学东西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早学晚学都是一样的,千万不要盲目的去跟进。其实很早的时候,就有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提出,他们认为孩子天真烂漫,就应该给他们一个祥和的童年,小的时候该玩玩,该闹闹,不要给他的小脑袋里面装太多的东西。专家们通过实验证明,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孩子们来说早学晚学,最后的结果其实都是一样的。你家孩子每月花了几千元送到早教班,在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正常的语文数学的知识,貌似早早地成为了小天才,但是这只是一个假象,只是智力被过早开发了而已。因为孩子在小的时候,他们的记忆能力、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强,只是将那些不算太复杂的东西,提前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会,并不是大脑比别人聪明多少。说了这么多,估计家长们还是不会接受,因为如今这个时代,孩子的教育是越来越被重视,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给孩子添加学习的助力呢?孩子在认知发育方面分为四个阶段:◆0~2岁是第一阶段主要是来感觉刚出生的小宝宝,他们所有的反应都是一种笼统的反射,确切的说,他们根本分辨不清楚自己跟周围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在这时做出的动作和表现,也都是含糊不准确的,所以他们主要就是发展感觉。◆2~7岁是第二个阶段思想非常抽象,推理也都不符合逻辑在这个阶段,虽然孩子们在慢慢的长大,语言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在思维方面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所以才说孩子是非常单纯的。就算推理起事物来,也都天马行空,根本不符合逻辑。◆7~11岁是第三个阶段处于具体的运算,因为他已经具备了逻辑推理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进入小学,接受了正常的小学文化知识教育,在此时他们慢慢的将会归类事物,并且具备了抽象的概念,对于一些现象也能够做具体的逻辑推理。◆11~15岁是第四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够解决各类的推理逻辑孩子的大脑已经开始深度的开发,能够掌握更深奥的知识,并且思维能力更加抽象,逻辑更强,在这个阶段,各类问题的逻辑推理都能够解决,而且还能从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况。跟大家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那些违背孩子发育规律的家长们,即便在一个时期,孩子确实能够取得非常牛的成绩,但是对于他们自身来说,这个过程也是非常吃力的。就像我们小时候学的拔苗助长的文章一样,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对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可能还会起到反作用。所以家长不要急于求成,让孩子一步一步来,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