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抗白 http://www.gpitp.gd.cn/bing/20180522/86368.html积分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方式,我们很早就在应用,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国家便普遍使用工分,这便是积分制的一个化身,它把每个人每天的工作量直接折算成工分,工分最后换算成劳动收入。当然这只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积分运用方式,现代学校积分制度的运用远比这个复杂得多。下面我们便通过一个分粥的小故事,来看一下优秀的机制或制度对于管理到底有多重要:在很久很久以前,山上有座寺庙,寺庙里有7个和尚,这7个出家人每天都要分食一锅粥,但是却没有标准的度量工具。于是乎7个人便先后采用了一系列的办法,试图合理地解决分粥的问题。刚开始寺里的方丈指定了一名僧人专门负责分粥,但是大家很快发现这名僧人碗里的粥往往是米最多的,于是乎又换了一名僧人,结果总是分粥的僧人占得了便宜。为了克服这个弊端,方丈决定由专人负责分粥变成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个僧人分一天,一周轮换一次,这样一来似乎谁都不会吃亏,但是每个僧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饱,其余6天往往要饿肚子。以上两种方法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是行不通的,于是乎方丈又让大家推举一位信得过的老僧人主持分粥,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僧,最初还能做到公平分配,但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便为自己和推崇自己的徒儿多分。在道德和修行也不靠谱的情况之下,僧人们又决定对分粥的体制进行改革,选举了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小组,形成类似于今天的执行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在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僧人们发现基础的公平是做到了,可是由于两个组织在分粥过程中意见经常会发生分歧,最终意见达成一致时粥早凉了。也就是说,最终的公平是牺牲效率所换来的。僧人们又进行了相应的制度改进,最终改为每个僧人轮流分粥,但分粥的那个僧人必须最后一个领粥。在这种优秀的制度之下,7个僧人碗里的粥每次都一样多,这是因为每个主持分粥的僧人都意识到,如果7个人碗里的粥不同,那么分粥的无疑是会拿到最少的那一份。什么是优秀的机制?能够调动每个人积极性,做到合理分配的规则就是优秀的制度。一个班级组建起来,做什么能获得奖励,怎样才能把成绩提高,决定了这个班级是否成功。管理制度改革改变的就是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积极性,虽然学校不是社会,但是利益矛盾是一切矛盾的根源这一规则是同样适用的,机制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出现了问题,优秀的机制为你解决。同号与同号之间的PK,小组与小组之间的PK,战区与战区之间的PK,班级与班级之间的PK就是机制等级的PK:差劲的班主任忙着当“保姆”,合格的班主任忙着抓成绩,优秀的班主任忙着搞机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