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更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课堂被分解为一个个“小组”单元。不仅大大降低了课堂管理难度,更充分倡导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一次次讨论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更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互帮互学的品质。提升“小组学习”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升“小组学习”实效性,我个人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培养得力的小组管理人员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组长,一般情况下,班主任会指定一些综合表扬相对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但在长期的教学中,我发现这些学生里面也有一部分该学科水平并不是最优的,所以在组织讨论时,就会出现“驾驭困难”,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学科需要,进行当堂的适时调换。选择该学科相对更加突出的学生担任组长。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分工小组学习体现的是是一个团体合作行为,学生必须有足够的合作意识,不能单打独斗,个人彰显。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所以小组分工明确必不可少。要充分体现“力所能及”的原则。每个小组应设组长(可由学科优秀者担任,负责统筹兼顾,安排分工、主持);书写人员(可由思路清晰,注意力集中、书写工整、笔速较快者担任,负责整理思路,完成书面梳理);口述人员(可由逻辑语言表达明快者担任,主要负责回答老师问题,并给组里其他成员讲解);质疑人员(可由思维独特,好提问题者担任,负责质疑讨论结果和提出不同意见。若结果正确,加深理解和所有成员的理解,否则起到补充和再思考的作用,达到充分激发成员智慧的功效)三、建立公平公正的小组评价机制生生评价,基于组内对每个成员在解决问题时所发挥作用的认可和肯定,组外其余学生对该组成果的展示的评价师生评价:问题是否得到全面的解决,未解决的是否寻求他人的帮助,老师恰到好处的鼓励和表扬小组或小组一些成员的做法和想法也很重要。组内积分:对表现好成员和小组给予加分(记+A)对表现欠佳的成员和小组给予适当的减分(记-A或+D)这些形式无形中会激发学生下一步更大地表现欲望和求知欲。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给其他组或成员树立了榜样作用。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使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正所谓: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通过小组的通力合作,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最终得到老师和学生一致的肯定和赞扬。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力量从团结中来,智慧从劳动中来,荣誉从集体中来。”进而达到让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最终使每一个孩子得到真正的发展。南阳市九中北校区·刘静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