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机 >> 积分机资源 >> 车企2022年销量目标太激进研究机构唱反
年终总结,亦是展望新一年的开始。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年全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数据,新能源汽车销量逼近万辆,同比增长.1%。同时上调了对年新能源市场的数据预测,原来预期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万辆,目前调整到万辆以上,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5%左右。而新能源汽车总体有望突破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2%左右。
新能源车市保持积极发展态势是行业乃至市场的共识。
在供应端,随着国家继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不断提高,多家车企相继发布了对于年的销量预期,整体向上增长;在需求端,虽然存在补贴下滑、车型涨价的趋势,但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也随之提升。
是看好后市还是好高骛远
一些车企在发布年销量数据的同时,也披露了对于的销量预期。
吉利汽车将包含领克品牌在内的年销量目标定为万辆,较年所实现总销量(.8万辆)增长约24%。在年,吉利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0万辆,年增速预计超过整体增速。
广汽集团去年累计销量万辆,其中埃安累计销量12万,同比增长.8%,今年1月搭载超长续航电池的AionLXPLUS正式上市,品牌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对于年整体销量实现15%的增长目标,广汽颇有信心。另外,广汽埃安第二工厂预计于年12月建成投产,届时埃安年产能将再增加20万辆。
作为国内新能源市场一哥,比亚迪早前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中表示,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最高至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型60万辆,插电式混动车型预期目标为50-60万辆。对旗下新能源业务,比亚迪抱持着翻番的目标。
而奇瑞集团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0.9万辆,同比增长.6%。展望年,奇瑞集团提出了“确保年销量万辆、力争万辆,年营业收入0亿元”的目标,新能源汽车方面,奇瑞QQ冰淇淋将与奇瑞小蚂蚁将合力实现30万辆的年销目标,总销量增速将达到1.75倍。
参考乘联会对于整体车市的预测,销量提升%对于奇瑞来说也许并不是十分激进,但若主体换成了赛力斯刚刚成立的新品牌AITO,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
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曾表示,凭借AITO三款车,年希望挑战3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年挑战百万辆的销售目标。相比于经验丰富的传统车企,以及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蔚小理”,余承东提出的这一销量目标有点“夸下海口”之嫌。
年,“蔚小理”年销量均接近10万辆新能源汽车。天风证券指出,“年销10万辆”目标的达成通常被认为是经营步入正轨的标志。特斯拉用5年时间达成年销10万辆的目标后,次年交付量便超过20万辆,并在当年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
以上三家品牌中,尚未有一家实现盈利,不过以接近2倍的增长率推算,年销20万辆极大可能会如期实现。
此外,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特斯拉也将在年迎来销量的飞跃。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已经获批投产,不过生产主力仍集中在上海的超级工厂。今年,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将突破万辆,而年产量约为48.41万辆,因此有理由相信特斯拉年销量达到万辆左右。
研究机构唱衰产能与需求?
仅一家车企公布积极的销量预测对于市场影响有限,但若同一时间里,几乎所有车企都看到强劲需求,其结果可以想象。
不久前,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在一场电话会议上指出,随着芯片短缺迹象得到缓解,供应端产能增加,今年车市有可能会从“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
目前来看,无论是国內汽车制造商还是国际品牌都在寻求增产扩产。大众汽车集团上周透露,预计年德国总部主要工厂的汽车产量将提高约43%,至40万辆。
然而,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困扰全球车市的这场“芯慌”预计将持续到年,甚至可能还要更久。
尽管全球疫情将向好发展,但芯片结构性供应紧缩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明显改善。
根据罗兰贝格的数据,从年到年,芯片需求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而同期产能年增速仅为6%。供需差距持续拉大。尤其采用40nm等成熟工艺节点的逻辑IC、模拟芯片和MEMS的短缺预计将持续更长时间。
通常,汽车更依赖于成熟制程的芯片产品,但这部分是现阶段晶圆厂扩产所忽略的。
但站在国内车厂角度看,缺芯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影响相对较小。在国内疫情得到较好控制的前提下,国内车厂面临的停产风险略小;再者,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超出预期增长,需求旺盛。而车企在双积分压力等因素影响下,也将确保新能源汽车的排产。
这意味着,在年抓住市场机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比下”国际汽车品牌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