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机

从一个筐到四个桶解读农村垃圾

发布时间:2023/3/4 16:06:28   

家里的垃圾,怎么丢?

梧桐湖社区居民秦爱美给出了四个答案——

最早,住在村里,垃圾随产随扫,在家门口一倒了之;

搬到社区后,将垃圾丢到固定的垃圾桶里;

后来,社区给每户发了2个垃圾桶,一个是放厨余垃圾,另一个丢其他垃圾;

如今,社区建了一间智能环保屋,将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进行了分类。秦爱美还当上了社区保洁员,每天要对所清扫的垃圾进行一一分类。

从没有桶到两个桶再到四个桶,秦爱美家的“垃圾倾倒史”,恰是梁子湖区探索垃圾分类处理的一个缩影。

从年入选全国首批百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点至今,三年探索,梁子湖区实现行政村垃圾分类全覆盖,从源头上实现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从年至今,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九个季度考核中,梁子湖区均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从“人人都是垃圾生产者”到“人人都是垃圾分类者”,习惯如何养成?梁子湖区的实践,值得解读。

“要我分”到“我要分”

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东沟镇余湾村分拣员将易腐垃圾投放到堆肥点。特约记者李君亮摄

5月7日,天刚蒙蒙亮,涂家垴镇万秀村村民熊晓川披上外衣来到院子,依次打开家门口的垃圾桶,先将一些纸箱、矿泉水瓶倒进蛇皮袋子扎好,接着从黑色垃圾桶里拎出厨余垃圾,装在一个厚实的塑料袋里,然后返回屋里又将废弃的电池装在一个小袋子里。

收拾停当后,熊晓川对妻子徐金香叮嘱道:“蛇皮袋子里是可回收垃圾,小袋子里是有害垃圾,可以送到兑换点兑换,塑料袋里是易腐垃圾,送到堆肥点去,可别弄错了!”

“知道了,你赶紧忙去吧!”妻子笑着对熊晓川说。

自从村里开始实行垃圾分类,熊晓川变成了一个细心人。尽管妻子和他一样,对于垃圾该往哪个颜色的垃圾箱里扔,早已烂熟于心。但是,熊晓川还是放心不下,每次都对妻子千叮咛万嘱咐,生怕给弄错了。

平时,熊晓川除了把自家产生的垃圾入桶外,见到路上的塑料瓶、纸箱子,他也会主动捡起,带回家扔进可回收垃圾桶中。等到每月的集中兑换日,还能为家里兑换一些日常用品。

随着村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如今在万秀村,像熊晓川这样主动将垃圾进行分类的人越来越多,村内很难见到乱扔垃圾的现象。年,万秀村获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先进行政村。

和万秀村一样,在东沟镇余湾村,村民垃圾分类的意识也在增强。漫步村内,标识明显的垃圾分类回收站随处可见,还有固定的易腐垃圾堆肥点。

“以前从没听说过垃圾还要分类,都是随手一扔。后来村里给每家每户配备了分类垃圾桶,现在大家扔垃圾前都会自觉进行分类。”提起垃圾分类,余湾村农家乐老板余启荣颇有感触,“这几年村里环境好了,农家乐生意也跟着好了。”

如今,一股“垃圾分类热潮”正在梁子湖区掀起,“主动捡拾、习惯分类”逐渐成为村民们生活的新时尚。

垃圾“标价”进“银行”

“鸡毛”真的可以换成糖

梧桐湖新区梧桐湖社区居民将可回收垃圾投入到智能环保屋。特约记者李君亮摄

4月29日,在梧桐湖新区梧桐湖社区内,一间智能环保屋引人注目。社区居民万红霞说:“这间屋子就是我们的‘积分银行’。以前家里的垃圾,只需扔掉就行了。现在不一样了,垃圾可以变废为宝,比如纸张、矿泉水瓶回收的价格都‘明码标价’。”

原来,社区内的每家每户都有一张卡,这张卡就是“积分银行”的账户。万红霞介绍道:“比如谁家有纸盒、饮料瓶等,可以刷卡后,直接投入相应的垃圾回收箱,垃圾箱自动称重后,通过重量把积分存储在居民的‘积分银行’账户里。”

“除了环保屋可获得积分外,在梧桐湖社区还能通过居民家门口垃圾桶分类投放获得积分。”环保屋工作人员赵冬梅说。

居民日常在家对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两分类,然后投放到家门口的两分垃圾桶里面,每个垃圾桶都有一个对应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5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