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机 >> 积分机市场 >> 纳雍县昆寨乡和丰村创新村务管理员机制
和丰村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县城70公里,辖3个村民组10个楼栋户人,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曾经由于搬迁群众来自不同地方,风俗习惯千差万别,导致村级事务管理难度较大,公益性岗位责任不清、效率不高等问题突出。今年以来,和丰村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为抓手,按照“既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线、救急难’的作用,又注重压实公益性岗位职责、提高效能”的原则,创新“村务管理员”机制,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目前,各项工作考核指标名列全乡前茅,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如今的元、增加了2.04倍。
一、聚焦“三个环节”,建强管理队伍。一是精准整合。以“政治可靠、遵纪守法、长期在家、熟悉民情、热心公益、办事公道、公信度高”为标准,按照“多员合一、一员多用”和“一岗多责、统筹兼顾”原则,将全村现有的养老护理员、农村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及楼栋长、联户长、网格员等人员,集中整合为村务管理员,实行“一肩挑”。目前,全村现有村务管理员28名,比整合前减少14名。二是强化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训”方式,组织村务管理员到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黔西市沙坝河村、大方县箐口村等开展学习3批次28人。邀请市、县两级有关专家到村开展专题讲座2次。依托新时代村级农民讲习所、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邀请乡政府各站(所)负责人开展培训5次,实现村务管理员培训全覆盖。三是考核管理。建立健全村务管理员绩效考核机制,由村“两委”不定期对村务管理员到岗到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管理,被督查无故不在岗的一次性罚50元,连续三次不在岗或被村“两委”三次提醒履职不到位的,按要求予以解聘。同时,建立村务管理员培养机制,对工作成效突出、表现优秀的村务管理员,经考核考察合格后纳入党员发展对象或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对特别优秀且符合条件的督导员,按程序选为村干部。目前,3名村务管理员成为村级后备干部,1名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二、找准“三条路径”,发挥管理作用。一是管乡风文明。发挥村务管理员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环境卫生整治、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的示范带头、宣传发动和监督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文明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激发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比如,该村通过发挥村务管理员作用,彻底改变了群众“卧室人狗同住、阳台鸡鹅共养”现象,遏制了村民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早婚早育、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消除了“娶个媳妇就返贫,嫁个姑娘就致富”的怪象。二是管矛盾纠纷。引导村务管理员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加入驻村法律顾问和村警队伍,利用法制宣传日、院坝会、警民议事会等载体,定期为村民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法治意识,确保“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难事不交乡”。目前,已开展相关宣传教育8场,参与群众余人次,发放法律知识宣传手册份、法律明白小卡张,调解矛盾纠纷23起,调解成功率达99.7%。三是管集体经济发展。发挥村务管理员在村“两委”和群众之间的纽带作用,建立“党支部+村务管理员+合作社+群众”机制,推动村集体经济实体高质量发展。由村务管理员深入群众家中,围绕实施的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工程、就业推荐等,通过帮助群众算经济账的方式,引导群众从“被动调”向“主动调”转变,全力推动合作社和产业项目健康发展。目前,全村已建成苗圃基地1个,成立建筑工程队1个、已承接项目3个;创新“反向飞地”模式,拟建村集体汽车美容中心1个,发展蚯蚓养殖25亩。
三、突出“三个关键”,创新管理方式。一是全科式管理。以楼栋为单位,按照“周督导、月考核、季评比”方式,组织村务管理员和群众代表,对乱搭乱建、环境卫生、乡风文明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比。考核评比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得分情况向村民公开,并对评为优秀的农户给予表彰,对评为不合格的由村务管理员限时督促整改。目前,全村通过考核评比,已评选出优秀32户,合格72户,不合格12户。二是点穴式管理。按照“一组一策、一事一查”原则,建立联合议事机制,由村“两委”领导牵头,组织包组干部和村务管理员,对存在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同时,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跟踪”原则,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实行挂图作战、集中处置。比如,村民金某既不愿意拆除搭建在阳台上的杂物棚、也不愿将养在卧室里面的狗转移,属典型的“钉子户”。经过多次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金某不仅把狗卖了,还带头拆除了杂物棚。三是交叉式管理。由包村干部牵头,组织村“两委”领导及村务管理员代表,采取楼栋与楼栋交叉检查的方式,按季度对各楼栋乡风文明、综合治理等情况进行检查评比,评出先进楼栋、合格楼栋和后进楼栋。对评出的先进楼栋,在政策扶持、就业推荐、物资发放等方面优先安排并颁发奖状;对连续3次被评为“后进”的楼栋,取消年度评优资格,纳入限时整改对象。目前,通过交叉检查和综合评比,评出先进楼栋3个,2个“后进楼栋”被责令限时整改。
四、健全“三个机制”,提升管理效能。一是建文明档案机制。采取“加减分结合”的方式,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为村民建立《文明档案》,由村务管理员具体负责,将每月检查情况如实记录在案,全面构建“我参与、我管理、我受益”新格局。目前,已建《文明档案》份。二是建积分管理机制。采取“红榜”与“黑榜”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文明档案》积分管理。每月将在全村排名前5位的家庭在“红榜”公示,并按积分在“文明超市”兑换奖品。同时,将在全村排名后3位的家庭纳入“黑榜”管理,并规定改过时限,由村务管理员督促改进,未按规定时限改进或连续3次被纳入“黑榜”管理的家庭,取消所有评先选优资格,待整改完毕后恢复。三是建奖惩激励机制。按照“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村民认可、奖勤罚懒”原则,将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作为激发活力、增强动力的有效手段,采取积分兑换、宣传表彰等手段,提高村民及村务管理员精气神,让“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成为新常态。目前,已开展积分兑换3批次,兑换奖品价值1元。从村务管理员中推选两代表一委员2名。4名村务管理员、11户村民被取消评先选优资格,并纳入限期整改台账管理。(供稿:纳雍县委改革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