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机 >> 积分机资源 >> 面对90后管理者,你还在用老式的管理培训
当下很多企业都面临快速的市场变化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有效提升团队的业务能力,特别是提高管理干部的管理能力与团队领导力,对于企业和组织发展变得至关重要。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外聘一些有经验能打仗的干部来部分解决干部领导力不足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提升干部能力。
为此,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对干部团队的管理培训,甚至一些企业还专门成立了企业大学,用以加强对管理团队的培训与赋能。但一谈到企业内训,特别是管理培训,相信很多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同学,心里一定都有一些苦恼。比如
剃头挑子一头热。老板很重视,企业大学忙于组织,管理团队被动参加不积极。
上课很积极,下课还回去。管理团队积极参加,课后评价打分也很高,可是过不了几周,学的东西就都扔了,用不到工作中去。
希望通过调研方式更好地找到业务需要的培训选题,可是给的反馈都是似是而非,很难精准找到能力欠缺点。
以上都是一些典型的问题,更多问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不知道你的企业是否也有类似的困扰。传统的企业培训面临的难题,需要有系统性思考和创新性思维来破局。接下来,我用一个企业内训的创新实例来分享,如何通过创新思维帮助企业破解管理培训的效果难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企业的一线管理团队存在能力方面的短板,通过前期设计了数据化调研问卷,对能力进行了深度的调研,形成结构化数据,并通过构建员工辅导能力模型,从五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洞察。这里的详细分析过程就暂不赘述了。仅以能力分析雷达图供大家参考。
根据调研的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分析,让我们对传统管理培训的定位与价值重新思考,回顾过往我们组织的企业管理培训,大体经过三个阶段的迭代与优化培训1.0:单向,老师单向输入知识、方法、经验
培训2.0:双向,老师输入知法验,学员输出作业
培训3.0:三向,老师输入知法验,学员输出作业,学员持续一段时间在工作中刻意练习,老师给予辅导
即便我们已经将内训升级到3.0的版本模式,依然没有有效解决内训的以下问题,学习被动:被安排学习,学员自我学习主动性不足
内容固化:学习内容固化,与学员的真实场景很难结合
学用脱节:学与习脱节,学以致用转化难
驱动不足:人力部门外力驱动,上级领导要求驱动
我想,以上问题可能也是很多企业内训存在的共性问题。企业内训需要有创新性思考与突破,才能适应85后,90后,甚至95后为主角的新的管理时代。企业培训需要创新思考如何改变传统培训过程中教与学的角色的固化
如何让学习方式变得有趣
如何用规则驱动学习
如何让学习与应用合二为一
针对上述的思考,我引入了企业培训的创新设计三原则,并计划纳入到员工辅导内训的实践中。创新三原则为原则一:去中心化:人人都是学习者,人人都是贡献者,学员是学习的主角。
原则二:游戏化设计:有趣、有关、及时反馈与成就、合作与利他。
原则三:幸存者法则驱动:第一性原理、竞合关系、规则定义游戏结束。
对三原则的具体说明如下:原则一:去中心化:人人都是学习者,人人都是贡献者,学员是学习的主角。学习角色的去中心化:不再以老师为中心,而是以学员为中心,学员既是学员,也是教练
学习内容的去中心化:不再以学习课件和作业为中心,而是以学员自己的真实案例为中心,学员持续提供自己的真实案例(录音)作为学习与练习课件
原则二:游戏化设计:有趣、有关、及时反馈与成就、合作与利他。游戏关卡:管理场景设计的学习任务作为游戏关卡
游戏通关:完成指定学习任务,通关成功获得分数,晋级
游戏未通关:未完成指定学习任务,通关失败,淘汰
游戏的多角色:学员角色:作为M1完成指定的辅导场景任务并提供辅导录音、辅导自评表;教练角色:作为学习教练,选择辅导学员,提供学员提供的录音和自评表,对学员给予指导,给出指导录音并提供反馈表,被辅导学员对教练打反馈分
游戏积分:学员按时完成辅导任务,并上交录音和自评表,即可获得学员积分50%,剩余50%分数由教练给学员打分;教练完成对学员作业的辅导,上交指导录音和指导反馈表,可获得教练积分的50%,剩余50%分数由被辅导学员打分
原则三:幸存者法则驱动,第一性原理、竞合关系、规则定义游戏结束。持续淘汰通关失败者
剩余3名学员时游戏自动结束,按分数评选冠亚季军,获得奖励
此外,在游戏的关卡设计,会基于调研数据反馈的与员工辅导有关的管理场景,作为学习任务,设计为游戏关卡。包括业绩达成辅导
专业能力提升辅导(可按不同部门岗位分类)
高潜培养辅导
职业发展辅导
状态不佳辅导
老人激活辅导
新人带教辅导
组织变革辅导
PIP改善辅导
员工异动辅导
将作为对企业内训游戏化机制的创新探索,这样的创新探索也许依然会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需要面对与解决,但我想,管理的本质就是提升组织效率,而创新将是激活组织与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希望阅读完整全文的朋友,可以在查阅,一文。欢迎对企业培训、组织激活、管理创新等话题感兴趣或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朋友,给我留言,一起探讨与交流这方面的心得与实践。Tony哥说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