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0月11日消息(记者傅闻捷)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10月1日至8日),上海全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件,同比下降53.6%。服务类投诉件,占投诉总量的61.5%,其中会员卡销售、交通运输、餐饮和住宿服务居前3位,分别为件、89件、86件;商品类投诉件,占投诉总量的38.5%,其中服装鞋帽、家用电器、家居用品居前3位,分别为90件、61件、57件。出行需求有力释放,旅游及相关产业链投诉集中国内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消费者压抑许久的出行需求得到极大释放,黄金周假期出游成为不少消费者休闲度假的首选。旅游消费也拉动了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相关服务的市场需求。长假期间,旅游及相关产业链投诉集中,全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相关投诉件。旅游投诉问题集中在:通过旅游平台报名跟团游,地接社的接待标准与平台服务承诺不符、订购的景点门票无法使用等。例如,消费者王先生投诉反映,9月29日报的旅游团,当时承诺相关费用包含早餐与午餐,实际却不提供午餐,甚至将10月3日安排的乌镇行程改成了上海城市观光。交通运输投诉问题主要有退改签收取高额手续费、机票迟迟不出票、办理退票后拖延退款等。例如,消费者施先生投诉称,其于10月2日重复购买了大理前往长沙的机票,要求退票,被告知要扣除90%的费用,消费者对此不满。餐饮住宿类投诉问题主要有消费者到店后无法入住、广告宣传的住宿条件与实际情况不符、不合理收费等。例如,消费者朱先生投诉反映,10月3日在网上订购了某酒店住宿,网站页面标注的房内面积为20-25平米,实际到店发现房间只有10多平米,要求合理退款。双节叠加网购不停,服装鞋帽投诉位居商品类诉求首位黄金周国庆节、中秋节叠加,各类促销活动丰富多彩,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消费需求加快释放,市场人气持续攀升。从销售方式来看,长假期间全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网络购物相关投诉件,占总投诉量的67.9%。其中,服装鞋帽是消费者网购的主要商品,投诉集中在:一是商品质量不过关,染有污渍、缩水严重、有异味、开胶等;二是售后服务缺位,消费者无法联系客服咨询、反映相关问题;三是网购商品后,实际收货发现货不对板。例如,消费者赵先生投诉反映,在某公司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