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机

全国优秀教师林志超班主任要有5个思维

发布时间:2024/8/20 14:50:25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www.csjkc.com/m/
-11-:35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李应全沈超青年教师求知若渴。周丹丹摄日前,在金华举行的“班级管理艺术与班主任专业成长研讨会”暨“浙江班主任”五周年年会上,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林志超做《常规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建立的五大思维意识》演讲,提出班主任需要建立五大意识——目标意识、规范意识、民主意识、引导意识、发展意识。在班级常规管理中,班主任需要建立哪些思维意识呢?第一个思维:目标意识林志超老师提出,班主任要跳出“走一步,看一步”思维,给班级一个发展目标,给学生一个明亮的远方,让学生明确自己奋斗的方向,激励大家一起努力。否则,班级将会失去目标和方向,班主任的工作没有指向性,学生的学习没有目的,工作上没有兴趣,最终碌碌无为。“班级发展目标,对学生的行动具有指导意义,学生朝向目标不断努力的行动中,逐渐将这种行动内化为一种心理因子,慢慢化为自己的内在价值尺度,坚持不懈,直至最终实现目标。”林志超说。他以自己的成功事例为例。他曾中途接到一个没人愿意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上课时,学生像逛庙会一样自由,毫无纪律观念;下课了,不断有学生吵架甚至发生打架的事件。组织他们参与学校的任何活动,都是年级垫底。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唤起学生内心蓬勃的状态,他采取目标激励法,特地带学生参观学校中表现最好的几个班级,看到别班同学的极佳表现,学生内心非常震撼。回来后,大家讨论“该怎么办?想要怎样的未来?”一起拟定班级目标:活动上的“凡赛必争”、纪律上的“老师喜欢”及学习上的“力争前三”,最后为班级取名“金色年高”,表示是金子就会发光,力争一年更比一年高。班级目标的设定,为学生带去极大的动力。每当学生松懈时,同学们都会重温当时的约定;在困难时,提醒前行的路上“不忘初心”、不能松懈、不可走偏;在获得成绩时,会说“耶!成功了”并举行庆功典礼,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就这样,学生的表现越来越好,毕业时竟然圆满地实现了自己的班级奋斗目标。第二个思维:规范意识班主任在建班初始,需要跟学生商定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班规、一个共同约定,成为学生行为评价标准。班规的制订,不能太复杂,需要根据班级实际,以学生为本,制定学生能执行的规范,必须“简单、具体、必要,能做到”。林志超老师以“金色年高”班级为例,初期由于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原班规对他们不具约束力。“我对学生进行了班级公约熟悉度的调查,发现要么不知道,要么难度大,做不到。于是我和学生一起讨论,拟定安全、卫生、纪律、礼仪和学习五大内容,从最基本的、显性的规范开始。”林志超说。刚开始,即使是简短的规范,学生也很难适应,每一条规范都要反复又反复的行为纠正,才能最后得到落实。执行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学生因为忘记规范而做不到,于是他们编了顺口溜方便记住。慢慢地,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不断深入调整规范内容,在“做好自己”的情况下,增加“心怀他人、集体”的执行标准,完善口号和目标,形成了规范内容。比如安全上,不做危险游戏、礼让他人。卫生上,保持自己和周边干净,认真值日。礼仪上,举手发言不乱插话,见面问好。学习上,及时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倾听。“规范明确简单,带好班。”班级公约的制订,要充分考虑班级实际、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内容包含学生的安全、习惯、文明和品质等方面,“班规”不仅告诉学生不该做什么,更要告诉学生怎样做会更好,要充满诚实、礼貌、尊重与包容。当然,班级规范制订是一个慢慢完善的过程,需遵循学生道德形成“由己及他”规律,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不断调整,但每次增添的内容不宜多,且需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已有规范的情况下,再增下一条。第三个思维:民主意识记者发现,有的孩子在学校很快乐,而有的孩子在学校比较孤单,找不到归属感。在林志超老师这里,这些都不是事儿。林志超提出班级的民主建设需要深得人心的评价体系、公平公正的监督机制和因材施能的服务岗位。让学生依存其中,尽职义务和享受权利,生生之间和谐相处,积极向上,并在不断追求发展的同时,提升自我精神价值。评价过程需要科学和公正,摒弃人为的过度评价或肆意奖惩。班级实现积分制度,一个简单有效的日常评价方式,能对照“评价标准”对学生行为情况进行量分,根据得分的高低实行奖罚,简洁明了,方便执行。区别于大多数的扣分方式,把积分制度进行创新,每日奖励10分,对“安全、卫生、纪律、礼仪、学习”五项进行评估,每项有2分的基础分,未能按标准执行,每次少得1分,一天累计一次。把全班学生名字纳入一个表格中,让“值日班长”根据同学们的表现情况赋分,一天一张,一目了然。一张打分表,也是学生一日行为表现情况的反馈记录单,是评价体系的内涵所在。表现好得到积分,积分可以换食品、表扬信等奖励,少得积分的学生则需要通过服务他人、通过更加努力来换取积分。一切依据规则办事,对事,不对人。班级常规开展需要“强,而有力”的监督队伍,要让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管理监督、发表建议、选择监督员的机会。★无记名投票,公平公正选举值日监督员,作为班级学生一日表现量分员。★一次选举值日监督员5人,每日有不同监督员,两周重新选举一次,下次选举从前两个记分周中得分高的10位学生中选举产生5位担任值日监督员。★值日监督员需要培训后上岗,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私。★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商量产生小组长,小组长有权力和义务把学生在组内的表现,报于监督员汇总。★班级常设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这些职务服务的义务,只有通过投票,成为“监督员”,才有给班级同学量分的权力。值日监督员,每日轮换的意义在于,发挥更多学生参与管理,激发积极性。一套良好的常规监督系统,会让好的表现得到提倡,不好的行为得以纠偏,构建了一个正面的心态微系统,慢慢地促进班级氛围的舆论导向的健康,班级学生的言语和行为会表现的更为正面。班级要设置特定的岗位,人尽其用,因材施能,最害怕学生无所事事,只要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投入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物中,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必定能激发学生更加投入,从而更积极、团结,更热爱班级。美术好的,是班级的“设计师”;点子多的,为班级活动“策划总监”;自认“不行的”,激励做成一件事,小怡的作业潦草,激励她“独立而又美观地完成作业”,鼓励她担任“美丽作业发现员”,学期结束时,她荣获“优秀作业本”三等奖;小柏的脾气不好,经常会跟同学争执,我们相信能控制好自己的脾气,担任班级“友好事件播报员”,一个学期过去,他的“友好信任值”高居优秀行列。让学生有事可做,体现他们一个人的价值,去获得认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做事为人人,学生自然和谐共处,幸福满满。第四个思维:引导意识班主任的引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及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6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