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发声明称海底捞宣布全面启动接班人计划。在4月27日海底捞发布的公司内部邮件中,张勇宣称将在10至15年内退休,除施永宏、苟轶群、杨小丽以外的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参与领导者接班计划。张勇在内部信中说:“今天的我们,依然头脑清醒,充满活力。这个时候讨论退休似乎早了一点。但凡事预则立,早谋划终归会显得从容些。”“不管如何十年以后我就满六十岁了。近两年,我们四个人都特别担心,担心我们学习能力跟不上。我们四个人还特别害怕,害怕我们沦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我们一起制定了这个计划。我们期望通过这个计划寻找到一位爱海底捞,业务熟练,又能洞察人性的领导者。”创业三元老无接班资格张勇在文中所说的“四个人”分别是他本人、施永宏、苟轶群、杨小丽。张勇夫妇年和施永宏夫妇一起创办海底捞火锅,杨小丽和苟轶群分别在年和年加入海底捞,目前张勇担任海底捞董事长,施永宏任执行董事,杨小丽为首席运营官,苟轶群为决策委员,都是海底捞的第一代管理者。张勇回顾,“想想他们刚认识我的年纪,年,施永宏十五岁;年,杨小丽十七岁,年,苟轶群二十七岁。我们在一起迎来的每一个明天都是奇妙得不可思议地美好。我们初次见面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对于为何上述三人不能接班的原因,张勇表示,“他们三个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唯一的原因就是太贵了,对未来的董事会来讲,性价比确实不高。”此外,海底捞公司董事佟晓峰辞任首席财务官/公司董事/联席秘书,委任CTO周兆呈为公司董事/联席秘书,委任李朋为财务总监。海底捞称,周兆呈有逾20年媒体经验,历任新加坡报业、联合早报、新华日报等机构,于年担任海底捞CTO,负责协助制定发展战略、Legal/Branding/PR等,此次任命为公司董事/联席秘书,有望进一步强化公司远期战略规划与发展;李朋曾在可口可乐、百威等公司负责财务工作,年加入海底捞,消费行业及财务经验丰富,此次升任财务总监(CFO暂时悬空)。海底捞年成立于四川简阳。目前海底捞创始人尤其是灵魂人物张勇仍是公司发展方向的掌舵人。年海底捞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据港交所披露,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夫妇和施永宏夫妇目前分别持有公司26.40%和8.19%股份。3月,海底捞发布年业绩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56.49%,实现归母净利润23.45亿元,同比增长42.44%。中信建投分析师贺燕青认为,年海底捞的经营业绩仍展现出稳定性和基于深厚护城河而产生的高成长潜力。年初爆发的疫情对于餐饮行业普遍造成较为严重的冲击,餐饮行业大面积出现停业情况,对现金流产生严峻考验。海底捞也自1月26日起关闭全国门店约46天,但其凭借供应链一体化、独特的管理和激励制度、较强的品牌效应和规模三大护城河优势发展稳健,未来在餐厅端或也会寻求翻台率与客单价更好的平衡,长期成长潜力仍较大。所有员工都有“接班”机会张勇在昨日公司内部邮件中称,除创业三元老以外的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参与领导者接班计划。昨日海底捞发布公告称,领导人才接班选拔计划作为一项10至15年的长期计划,是对公司现有行之有效的升迁体系的延伸和升级,重点是把海底捞的人才晋升机制进一步强化,通过在各岗位的管理实践和长期的观察与判断,找到符合“爱海底捞、业务熟练、又能洞察人性”标准的领导接班者,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及高级管理团队的远期退休计划提前进行人才储备与锻炼。外界对于海底捞成功的普遍认知是,海底捞能成功有两大关键要素。一是拥有包含供应链等在内的优质闭环系统,这是海底捞超额利润的来源;二是海底捞对人才的培养,通过制度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在海底捞的三大目标中,“将海底捞开向全国”只能排到第三位,而“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致力于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在海底捞变成现实”则排在前两位,这也是海底捞价值观的体现。成立伊始,海底捞培养人是建立在师徒制传帮带的基础上,比如张勇就是杨晓丽的徒弟,当前海底捞大部分的管理骨干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师徒制的有点就是能够传神,但其天然的弊端就是容易走形,并不是每个徒弟都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假设每个人都能学到师傅的90%,那么五代之后,那个徒弟就只能学到59%了。麦当劳等全球连锁店拥有详细的流程与制度,哪怕完全是“小白”,经过较短时间的培训,也能立马上手。随着海底捞的扩张,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那如何选拔出有潜质的管理人才,这也在考验着海底捞管理层的智慧。因此之后的海底捞实行了升迁考,与师徒制相比,这种方式相对而言更为可观,且可以大规模选拔和培养干部。如今为了培养接班人,海底捞又别出心裁的推出了“积分制”。张勇提到:“海底捞去年10月对家族长以上干部收入实施限高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只有这些新的工作才会带来额外的、不菲的收入。在海底捞,干一份新的工作,会获得相应积分。海底捞干部晋升会直接从从积分最高的几人中择优选取。”券商维持“增持”评级上周,天风证券称,调研发现海底捞客流量恢复情况良好,平日和周末均需要排队。年1月中国湖北及其他地区相继爆发疫情,餐饮及休闲娱乐行业短期受到重创。东吴证券预计,海底捞经营基本面在停业影响下于20Q1见底,于Q2逐步爬坡(预计翻台率稳步提升,翻座率/客流小幅滞后恢复),并有望于20Q3经营基本面逐步恢复至过往正常经营水平。预计全年归母净利13.6亿,较原预期下降59.2%。东吴证券认为人事变动及远期接班人计划,夯实企业中长期势能,维持“增持”评级。此前,不少消费者反馈称,复工后的海底捞人均消费达到到元以上,价格大幅上涨。4月10日傍晚,海底捞就涨价问题发布致歉信,表示:“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并将中国内地门店菜品价格恢复到停业前标准。”山西证券分析师刘小勇称,“涨价—道歉—恢复原价”的风波反映出餐饮行业受疫情冲击影响严重,疫情或倒逼餐饮行业开辟新路径。目前,海底捞正在加速布局探索面馆赛道,创立“十八汆”面馆品牌(极简设计/座位数42/客单价20元),借助其管理及供应链优势,在单店模型运营成熟后有望迎来快速复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