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机

气炸滴滴携程美团京东这些你常用的

发布时间:2025/4/9 13:16:3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本当我们感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方便快捷,殊不知机票、酒店、电影、网约车都没放过你的钱包,忠实用户可能才是被坑的对象。滴滴——同样出发点目的地价格不一样昨天,一位网友发现滴滴打车大数据杀熟,同样出发点,同样目的地,价格却不一样。而后多名网友进行测试,发现均被大数据杀熟。同一手机,同一段路,越打越贵。还有网友说,同样的短信优惠推送信息,优惠价格却有所不同。收到15元抵扣券的用户调侃“滴滴认为高频次用户10元就能留下,而我们容易流失所以给了15元。”携程——消费越高价格越高青岛的陈女士携程消费积分比她先生高了近六万。作为老顾客的她却遭遇价格歧视,两个人定同样的酒店,反而先生的价格更便宜。陈女士在投诉后,携程方面一直无法给出满意解释,前后说法也不一致。大数据“杀熟”网上哀鸿遍野网友预订去哪儿的酒店页面↓网友同事的预定页面↓另一位微博网友

廖师傅廖师傅也吐槽过类似的经历经常通过某旅行网站订一个出差常住的酒店,长年价格在-元左右;前几天在该旅行网站用差不多的价格又住这个酒店。我让朋友用他自己的账号查了一下,果然是,然后我自己用本人的账号去查,还是。我打电话问客服人员,接线员告诉我,可能是我缓存的问题……我忍住没骂人,告诉他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会起诉他们欺诈。最后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免了这间房的房费。这些都是“杀熟”重灾区!飞猪订酒店饿了么订餐美团订电影票京东有网友发现在苹果端爱奇艺视频上的会员价格比安卓端爱奇艺视频会员价格贵了不少钱。苹果端:安卓端:连续包年价格相差:40元;连续包月价格相差:13元;同样的,在优酷会员上的付费会员因为不同的系统也有着价格差异。苹果端:安卓端:连续包年价格相差:30元;连续包月价格相差:4元;凭啥“专宰熟客”?“聪明”的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这是迅速扩大用户基数的营销措施,已演变成行业”潜规则“。老客户叫正常价新客户叫营销价之所以有底气“杀熟”,背后是大数据在撑腰。对于消费者而言,成也在于大数据,败也在于大数据。网友戏称:应该都是佛系公司吧,都不‘杀生’的。大数据说:我认得你,所以涨价!平台一旦吃准了该用户对某个价位的接受程度,“杀熟”就如手起刀落,快、准、狠。譬如通过大数据,可以发现某些人会固定在某个平台购买某种服务,所谓这个平台的高粘度用户。按照一般的逻辑,平台应该给诸如一些优惠券来回馈老用户,毕竟千金难买回头客。但大数据已经证实了,这个用户的消费频次雷打不动,也不怕他货比三家,给了优惠券平台反倒少了些利润,既然这样,不如就趁机加点价吧。“杀熟”不违法?早在年,同样动过这门子歪脑筋的亚马逊最终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在美国,电商的“不同人不同价”策略没被认定为违法,除非带有种族歧视和其他敏感问题。同样,我国现行的价格法虽然有对价格歧视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但也只是针对经营者——“经营者提供相同商品或服务,不得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而针对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并没有明确为违法行为。尽管如此,“杀熟”显然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被爆“杀熟”后的亚马逊虽然脱身于法律,但却受到消费者的口诛笔伐,当时任职CEO的贝索斯被迫公开道歉。“杀熟”对商家的口碑产生巨大影响。平心而论,谁吃了哑巴亏心里不会堵得慌,想找个地方发泄一下,偏偏现在社交媒体这么发达,一人吐槽,能引发众人开怼。必须严惩!严惩!严惩!和小西一样看完后生气了的点个大拇指~西湖之声新媒体综合综合:看看新闻Knews、中国青年报、微博值班编辑:来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3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