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机 >> 积分机优势 >> 农发行鹰潭市分行用好三字诀提升精准帮
农发行鹰潭市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在“准、新、实”上下功夫,精准帮扶信贷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果。年累放精准帮扶贷款22.66亿元,占市分行贷款投放总量的40.09%。
一、紧扣“准”字,做对精准认定“运算符”。深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域,建立健全内外合作、上下贯通、精准施策的帮扶贷款认定体系,解决帮扶源头问题。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搭建“金融支持、企业主导、村委配合、农户参与”的政银企帮扶联结合作平台,市县两级行合力合拍、对准“焦距”,据实做到精准帮扶贷款能认尽认、应认尽认。二是强化主业帮扶。通过“扶龙头、带农户”方式坚决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引导企业加强与种粮大户、粮食经纪人、粮食加工企业合作,重点收购脱贫农户产出的粮食,累计带动服务脱贫人口拓展销售渠道。三是强化项目帮扶。聚焦产业带动项目营销,靠前对接乡村振兴局,摸清脱贫人口、全域返贫监测对象数量及分布,紧盯可通过就业、产业帮扶的困难群众,以服务范围最大化为目标,主动参与项目设计,拓展挖掘种植业、特色产业等多种业态的社会效益。
二、突出“新”字,激发拓展衔接“活因子”。依托新型平台、区位优势及产业特点,创新培训和帮扶贷款模式,增强帮扶业务发展活力。一是打造线上学习互动平台。应用腾讯会议软件在业务一线开展“鹰飞·青年”学习课堂,组织业务骨干解读精准帮扶贷款政策文件,分析巩固拓展衔接工作考评方案,以积分制激励员工广泛参与授课及研讨,补足、提升履职尽责必备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二是打造“产权流转+”贷款模式。把握鹰潭市成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机遇,就地转化、就地利用辖内6万多亩荒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坑塘水面、集体水库等农村产权要素,整合杨梅基地、光伏电站及其他集体资产,推动项目企业采取就业、农产品购销和“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方式,带动脱贫人口增收致富。三是打造“农地+”贷款模式。以鹰潭市余江区成为全国宅改试点区为契机,深入挖掘当地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潜力,设计提出“2拖5”(即1个农村闲置土地利用工程收益和1个农贸市场改造工程收益带动5个准公益性项目建设)的政策性金融方案,解决公益性城乡融合发展项目现金流缺少问题,推动借款人与项目区村委会签订村企结对帮扶协议,涉及名脱贫人口,实现土地现金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三、狠抓“实”字,用好质效提升“工具箱”。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将“量增质优”的工作思路一以贯之,鼓足干劲、谋实举措,着力提升帮扶成效。一是提升工作标准。在各类贷款对接中,鼓励企业延伸服务链条、拓宽帮扶渠道,协作推进服务脱贫人口成效达到“突出”档次,年内所投放的精准帮扶贷款中成效突出的贷款占比98.57%。二是用好差异政策。因地区因项目在担保条件、贷款利率、网银服务费用等方面靠前配置资源要素,满足融资需求的同时传导政策红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严格贷后管理。牢固树立存续期管理理念,按要求建立精准帮扶贷款认定、成效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的常态化自查机制,确保整体工作经得起检验。(戴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