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机 >> 积分机优势 >> 当新班主任遇上旧班主任,新式还是
文:福建省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第二校区︱张宝川
新班主任遇到前班主任的尴尬就在于,对于班级的了解,我并不如她,而新式的班级管理理念她却不能接受,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方式,这个问题也困扰我很久,如何使我们之间的班级管理理念找到相融点呢?
至今,接手两个班级,都是中途接班,第一次接班,因为原来的班主任考上公务员离开了,而这一次接班比较特殊,我面临的挑战不仅有来自于学生和家长的重新评价,还来自于搭班老师。三年前,送走毕业班,我接手四年级一班,这个班级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原来的班主任吴老师因为升任学校德育处副主任,不再担任班主任工作。而我被安排与之搭班,并担任班主任。一开始,我非常庆幸能与有着如此丰富经验的老班主任搭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也开始出现。
依据前一个班级的经验,我更喜欢让孩子们自己去尝试做各种事情,并不在乎孩子们是否做得好。于是,在接手班级,我开始实行“人人有事做”“班级银行”等常规班级管理活动。此外,还在班级里设定了“班级活动策划员”的职位,孩子们想要举行什么活动,都可以向“班级活动策划员”提出申请,并和策划员一起策划活动,设计好方案后,交给我审核,而我只负责全局的把关,只要可行就可以付之行动。
从孩子们的积极性可以看出,他们很喜欢这样的方式,我们班的第一个活动“寿司制作会”,是由小萱提出的,并于方案公布的一周后的周五举行。然而,因为孩子们在分配任务、统筹时,不分时间,影响到了学习,我也接到了吴老师的告诫:“他们怎么行?如果要举行,还是老师自己组织,不然你看,什么时候都乱哄哄的。”可以看出,吴老师并不反对举行这些活动,但是由学生来自己组织的话,会影响到活动举行的质量,也影响平时的学习。从吴老师的角度,确实是这样,而我是更希望孩子们能在自己组织活动中获得组织的能力,即使失败也没关系。不同的班级管理理念也让我和吴老师产生了小矛盾,我固执地想:既然现在是由我来当班主任,为什么不能按照我的想法去教育学生呢?不过这个想法也只能埋在心里。
慢慢地,我们之前的分歧越来越大,吴老师不认可我的“班级银行积分管理”。班级里也开始存在两种奖励机制,一份是她的,根据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即时的盖章奖励;而我,则是实行“班级银行”的积分奖励制度,由孩子们根据自己对班级的贡献来赚取积分兑换自己喜欢的奖品。到最后吴老师还特意和我说,这样的奖励制度有些混乱,很多孩子都乱计分,每次都是那几个人在兑换奖品。这也是在侧面告诉我,我的奖励方案不适合这个班级。
新班主任遇到前班主任的尴尬就在于此,对于班级的了解,我并不如她,而新式的班级管理理念她却不能接受,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方式,这个问题也困扰我很久,如何使我们之间的班级管理理念找到相融点呢?
我想我需要尊重她。
吴老师已经担任了这个班三年的班主任,而且每学期班级都是学校的“文明模范班”,她的管理理念有其独到之处。于是,我与吴老师沟通,尊重她的班级管理经验,也和她说了自己班级管理的想法。
我说:“你的盖章换奖品和我的班级银行的积分管理的方式其实是类似的,不过盖章是由老师在执行,而班级银行积分管理是由学生来执行。我在班级里实行人人有事做,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班级归属感;实行活动策划,是希望孩子们能在每一次的组织中锻炼能力;班级银行积分管理,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积分的自我管理。学生能在这样的锻炼中获得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本领,我的活动就有价值了。”听了我的讲述,吴老师停顿了一会说:“我可能比较追求完美,希望她们每一次都能很完美地做好每一件事,忽略了他们自己也需要锻炼才能成长,有时候虽然有成绩,却总把自己搞得很累。你的做法很好,之前不够了解,不过下次你有什么活动也要先和我打一声招呼,我也能给你提一些建议。”
我很高兴这一次的沟通结果。从这一次的沟通,我明白之前缺乏对吴老师的尊重,更多的是以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或许也是很多班主任常犯的毛病,只是我的搭班是前班主任,所以会更突出一些。交流让我们彼此打开心结,因为我们的出发点都是想让这个班发展得更好。
接下来,吴老师在班级里将两个班级管理制度进行了合并,由孩子们自己来管理。面对遇到的积分登记混乱的问题,我们也进行严格管理,每周都要清点一次积分,由每个小组的班级银行会计执行并交由班主任查看,及时进行纠正。
当“新”班主任遇上“前”班主任,原来沟通是最有效的“和解”方式。
——END——
来源
本文刊于《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年02期,原标题《”新“班主任遇上”前“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