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机 >> 积分机发展 >> 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政策法规解析
质量与认证;电动学堂汽车产品种类多样,其上下游全产业链的覆盖面广且复杂。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通常分为产业规划、企业设立、产品开发、认证准入、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及使用等7个阶段,相关政策法规见表1和表2。下面逐阶段进行解析。一、产业规划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目标[1]:一是年纯电动/插电式混动汽车产能达万辆,累计产销>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km、电池能量密度>Wh/kg等。二是配套产业关键零部件、充电设施与汽车产业匹配发展。三是建立产业管理制度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明确了六方面重点任务:技术创新工程、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二、企业设立阶段汽车企业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须符合产业投资政策,报请国家主管部门(发改委/工信部)或省级地方主管部门核准、备案;建设完成后向工信部申请企业准入,获取生产资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年开始严格限制燃油汽车投资项目(包括新建、跨类、扩能),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有利环境,规范投资项目、平衡产业产能,包括对企业法人的要求(研发、专利等)、对股东的要求(达产前不能撤出股本、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生产能力、股比、产量规模等),对项目的要求(投资规模、产能利用率等)。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准入管理经历了从制度建立(9年44号文的颁布实施,现已作废),到不断完善提升的过程(年39号令的颁布实施)。经过年7月到年7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充分整顿,目前产业整体技术、产品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管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三、产品开发阶段产品开发包含产品/市场战略、产品规划、项目管理、产品工程(产品设计、产品试制、产品试验)、供应商体系、生产制造、质量控制、产品准入、市场营销等子过程。本阶段重点分析产品工程相关政策。这一阶段政策法规管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生产企业准入给产业制定政策红线和技术门槛,引导研发水平的提升。二是鼓励引导高新技术发展和开展技术产业扶持。“八五”期间开始电动汽车的试点研究;“九五”期间作为重点投资支持项目;“十五”以“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提出“三纵三横”研发布局,鼓励汽车集团推动各类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出台,明确提升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发明专利等),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的战略。《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范畴专项推动。三是落实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基本要求,制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引导企业开展绿色生态设计,考虑节能降耗,使用再生原料,规范回收利用等;鼓励建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四、产品准入阶段中国汽车产品强制性准入涉及5个部委1个部门,主要有11种类型,具体见表2。为鼓励和引导汽车产业新能源化发展,国家给予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9年起)和免征车辆购置税(年起)的财政支持政策,并制定双积分政策(乘用车从年起实施)来推动汽车的节能降耗和电动化,以准入的形式实施管理。五、生产制造阶段这一阶段政策法规管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信部生产企业准入制定基础门槛,引导产业制造技术提升。从9年第1版企业准入要求到年50号令的准入规定,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连续作业的高自动化率的生产线的要求等,从乘用车行业逐步向商用车、专用车行业推进。二是国家从“十三五”起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中,对制造业提出以“质量效益”打造质量竞争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两化融合”打造制造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绿色发展”打造生产体系低能耗、低排放、固废综合利用提升等目标。六、市场营销阶段(含售后服务)这一阶段政策法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新能源汽车国家购置补贴政策的逐年退坡和过渡期政策,地方购置补贴政策的补贴方式调整为运营补贴,地方新能源汽车释放路权政策等,促使企业调整产品市场经营策略。蓝天保卫战提出的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普及推广、国六提前实施等政策,推动汽车企业调整布局新能源产品,加大推广和投放。二是规范市场营销行为。5年商务部出台《汽车品牌管理销售办法》,4S店替代汽车大卖场模式,提高了汽车营销和售后服务水平,促成了汽车市场的大繁荣。年商务部出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推进授权销售与非授权销售并行的多样化销售模式,终结4S店一家独大的局面和垄断性经营等问题,促进传统电器零售企业等进入汽车销售领域。七、使用阶段(配套设施)国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中明确了充电设施与汽车产业匹配的发展目标,中央财政持续安排资金对地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奖补方式会以充电设施的充电量、充电桩功率等为基准,给予公共充电设施和私人充电桩奖励或补助(如北京等)。以及不能设置地方保护等要求。八、总结从国家顶层规划到汽车企业的建立,再到汽车产品的开发、制造、销售和使用,形成一个良性的政策+市场双驱动的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闭环(见附图)。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是所有汽车管理政策法规制定的依据。从年国务院颁布第1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鼓励发展新型燃料/动力汽车,到4年第2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混合动力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再到年的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发展定向为节能和新能源,并将新能源汽车定位为纯电动/插电混/燃料电池,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愈加精准。目前工信部已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报国务院,明确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汽车产品的“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推动产业融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