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机

亲身实践e积分,轻松幸福当老班

发布时间:2024/8/16 13:25:07   
从教22年,担任寄宿学校班主任十多年,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亲身体验了班主任工作的头绪繁杂和身心劳累,每年学校班主任安排常成为难题,很多人都不愿意干班主任。我虽担任信息技术(每班每周只有1课时授课),却是年年担任班主任。其实,我本心是非常喜欢干班主任,我喜欢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当个“孩子王”。总觉得一个老师只有担任班主任,才能和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建立更深的感情,给孩子更多的成长帮助,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愿意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最大动力。尽管心中对孩子们充满爱意,喜欢这份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中我也和很多班主任一样感觉到累、有时候烦,班级工作杂乱繁多,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又活泼好动。最初的班级管理主要办法就是靠着“勤”来管班,腿勤,多到教室转;眼勤,多发现班里的问题;口勤,多讲多说,给孩子做思想教育。后来,为了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我不断学习各种班主任管理智慧,开始学习使用积分的办法管理班级,我根据对孩子们的纪律要求规定制定积分标准,当然大多数是违纪扣分的项目。孩子们碍于各种惩罚,对积分标准敬而远之。这种积分办法初期对日常违纪现象约束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但时间一长,孩子们的重视程度和积分管理的效果都远不如初期,班级积分管理陷入不冷不热的尴尬境地。再后来,虽稀稀拉拉地加入一些奖分项,持续使用的效果仍不理想。其实,这也是目前很多班级使用积分管理普遍存在的卡点问题。去年春天,我有幸参加了一场教育e积分管理培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多年积聚的积分管理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和卡点似一下子被击穿通畅,新的教育理念,新的e积分管理方法让我的班级管理思维豁然间开朗。教育教学管理难的根源在孩子,如果不能充分激发孩子主动学习和成长的内动力,班级管理难、累的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教育e积分“变罚为奖”就是要转变教育管理的思维,孩子做对了就应该得到认可,受到鼓励,奖对的而不是罚错的,制定“以奖为主“的积分标准符合心理学和管理学理念,通过召开“快乐会议”的形式让e积分管理形成一个闭合循环,每日、每周、每月的即时反馈和总结表彰能不断让孩子们体验到成长的成就感,从而让积分持续发挥有效的作用。回到班级,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我的e积分改革之路。我先是把班级同学按1-4号区分出“太阳”、“月亮”、“星星”和“天使”,然后把班级学习小组重新进行了定位划分。接着我把原来以罚为主的积分标准重新审视修订,改成“以奖为主”,譬如原来的“上课迟到一次扣1分“,更改为”每天课前全部准时坐在课桌前的小组奖励1分,做不到的不得分“,卫生区重新划分,只要主动承担并打扫干净的就获得相应的奖励积分,总之,对原先曾使用的积分标准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变动。接着,不断的e积分新理念思想动员会使孩子们的眼前一亮,原来还可以这样积分?积分还有这么多作用:班中所有评优树先、入团名额等好事一律以积分排名榜为重要依据。积分多少不仅关乎荣誉,更关乎个人和小组在班级的地位和颜面,积分排名就是你在班级直观的贡献度和努力度。小组的优异表现也会映射在个人积分上,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待积分的态度既不可太过计较,但也不能不当回事儿,积分结果“上不封顶,下需保底”。每学期每位同学可以领到分的基础分,然后根据自己的表现和班级积分标准赚取积分,如有违纪行为根据标准也会有相应的扣分(虽然扣分项不多,但原则性的问题,如上课迟到,打架斗殴、带手机等也是列在扣分标准中的),评优向上看,看积分排名,惩罚向下看,若低于班级规定的积分黄线(80分)和积分红线(60分)都要依据事先的约定接受相应的惩罚。思维一变天地宽,就连班级活动无奖不参加的现状也因积分而改变,不用再专门费心置办奖品,只要奖分就可以了。以前学校有个运动会、演讲比赛啥的,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往往被教师“劝着”“逼着”去参加。积分改革后,只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或做对班级有益有贡献的事儿,就根据情况奖励相应的积分,比如只要参与就奖励3分,获奖再奖5分。类似的积分标准制定下来,班里各项活动和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原先令人头疼的很多问题瞬间得到改善。究其根源在于e积分管理办法激起了他们赚分评优的内动力,极大激发了他们向善、向好、向上发展的主动性。自从实践e积分管理,对班干部的培养变得非常简捷,我只需要教给各个班干部如何在负责的领域进行检查评分和奖扣分就好了。手中有了实权,自然有了真“威”。班干部的工作比以前好干了,孩子们各项工作的积极性根本不用班干部再跟在后面催促,因为做好了自己可以获得奖分。无论是学习还是劳动、集体活动等所有事都是为自己做的,积分多少自己说了算,评优也好,保底也罢,赚分的动力一直都会有。班级各项工作就好干多了,我这个班主任在布局好这盘棋后,班级借助e积分实现了自主管理,我就轻轻检松当上“上级领导”,偶尔查查岗就行了。积分结果的运用是使e积分持续有效的关键,不能让孩子们持续重视积分结果也是原先积分办法不能持久有效的根本原因。自从学习e积分,快乐会议、爱的礼赞等一些新鲜的活动为班级积分管理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孩子们喜欢快乐会议上被老师表扬鼓励的感觉,喜欢爱的礼赞中被全班孩子“夸”得自信满满,心花怒放。还有一些有趣的团建活动让孩子体验到了成绩之外的成长的幸福。一年多来,因e积分的相伴,与班里孩子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少了严厉苛责的训诫和惩罚,多了温情鼓励的目光和赏识夸赞的话语,师生的教育幸福感同步增长。孩子们在“积分的路上”一步步变得懂事、明礼,热爱学习,他们越来越喜欢班级,越来越喜欢他们的班主任,而我,借助e积分实现班级自主管理,越来越感受到班级管理工作的轻松有趣。哪里会累?怎么会累?我深感一年多来班级管理过程中理念、心态和方法的变化,我坚信自己不仅可以当好一个班的班主任,即便同时当三个班的班主任也不会有问题。e积分带给我的不仅是一份方法、理念,更是一套终生受益的从教本领。对e积分的深入探索和实践为我在教育和心理学之外又补上了一门管理学的课,极大增强了我管理班级的自信。自己摸索了7-8年的积分管理升级到e积分管理一年多以来,各项工作和学习体验都得到不断提升,单是我平时撰写的班级积分管理方面的《雪兰日志》就已近百万字,我自己也不知道这一年多来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我只知道坚持写学习反思日志可以更好总结、改进和提升自己的做法,从而提升轻松幸福当“老班”的本领。年,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所带班级成绩和常规综合评估全校第一,十几年来我也第一次被评选为博兴县优秀班主任。有了这份e积分的实践探索经历,我对担当班主任更是充满信心,尤其是最近学习了通过积分助力游戏竞技PK的方式打造高效课堂的技能,看到全国各地教师在实践中分享的感悟和成功做法,我更是跃跃欲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有温度的教育,当轻松幸福的“老班”。e积分学习和实践一直在路上,e积分管理下的孩子们更多体验到了老师的赏识、关爱和成长的幸福,积的是“分”,赋的是“能”,给的是“品”,帮助孩子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成长目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6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