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机 >> 积分机前景 >> 如何科学分钱钟鼎实战课
在上一堂《钟鼎实战课》上,我们学习了如何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目标在于指导企业家如何提升组织的能力,如何在拉通端到端的业务流程之后界定每个职位的责任,解决的是制定规则以更好地创造价值的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如何分配创造出来的这些价值?背后的动力系统在何处?这就会涉及到“分钱”这一话题,目标在于提升组织的活力。
企业分钱是一件知难行也难的事。为帮助企业家攻克这一难题,钟鼎资本联合合作伙伴推出《科学分钱》课程,于近日在成都集结了60余位企业CEO与高管们,圆满落地为期整整两天的高强度课程。在高维学堂常驻导师、原华为财经变革项目负责人卞志汉老师的教学与指引下,企业家们共同学习分钱的原理与方法,并通过高频的课堂互动与小组案例研讨,为接下来的实战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员评价
■这是我历年来听过的最深刻的一堂课。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见识黄蓉的做菜功夫后,说家常菜最考验真功夫。能把薪酬激励这种家常菜做出满汉全席,那得功力特别深厚!需要虚竹年的厚积薄发!在一个细分领悟能做到这个深度,我也是开了眼界,太厉害了。
■我们觉得比较牛的就是做顶层设计的,它的核心是一个大立法者,就像任总一样,在哲学的领导下,各个部门共创出来的就是华为的这套顶层设计。
■今天听到了一个词叫做追溯的机制,所以周期性的追溯一下对老的团队和人物,无论在与不在,我们都能给他们相应的,无论是金钱的还是名誉的反馈,我觉得这是对在的剩下同学的一种能看得到的一种明确的态度,这也是这个公司的价值主张,我觉得这个也特别好。
■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到这个深度,太厉害!课程由点到面,由表及里,一百分推荐!
■1、合理避坑,以及找到爬出坑的方法;2、要多元化设计激励;3、从人类行为学设计激励。
■公司分钱的坑的一个梳理,认识现有不足,以及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对责权利也是一个深入了解。
■华为公司的本质跟其它的公司是不一样的,劳动方和资本方的利益如何平衡,全世界最大多数的公司的分钱是基于资本方的原则在分钱,华为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基于劳动方的最大化的原则分钱,所以基于这个区别造成华为我们看到很激进,让我们觉得可以学习他的问题,但是我们没有学习他的基层的话,我们学也只是术的层面,而不是道的层面。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其实是一些方法论或者是一些操作的方式,我们不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很着急,不能够很盲目,也不能深拉硬套,不能把这些问题套在上面,在这个过程当中公司也要做成长,组织的升级,现在我们想到的一个方式就是做人才的升级,包括优秀人才的引进。
有意思的是,我们也将这套激励方法带到了课堂现场。为争夺“优秀学员”称号,多位学霸学员在随堂考评中交出分答卷,也有上进、认真的企业在现场交出完整的激励优化作业,全程霸占积分“龙虎榜”前列,最后如愿将荣誉与奖品收入囊中。
《科学分钱》这堂课怎么学?首先我们要理解底层的逻辑,即背后的规律是什么?分钱的原点是什么?再者,基于此我们分钱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有哪些可用的工具和实操方式?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本课程的内容精华,希望与更多读者们分享:
以洞察与管理人性为原点
任正非曾经这样分享:一家企业的成与败、好与外,背后所展示的逻辑都是人性的逻辑,欲望的逻辑。欲望是企业、组织、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欲望的激发和控制构成了一部华为的发展史,构成了人类组织的管理史。
科学分钱的原点就是欲望,我们要激发人向上的欲望,让员工表现出有向上的动机和持续的动力,呈现出高绩效的动作行为。激励就是反复的去强化这个过程,形成增强回路。
我希望大家在哲学层面构建自己企业的利益观,在企业内部,没有必要避讳谈钱,反而要大胆、毫不掩饰、甚至公开、坦诚地谈利益。
分钱也不止于分钱,要洞察员工的不同欲望,基于欲望的层次性、复杂性、多变性,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分权、分利、分名,满足员工物质的、精神的欲望,达到全面激励。
我们为什么要科学分钱?科学分钱应遵循什么原理?
自然科学中存在熵定律,面临着由井然有序走向混乱无序、最终灭亡的规律。在人类社会中,企业与个人也有着同样的规律。对抗衰退的方法在于打破平衡,企业需要注入活力因子,强调变革和不断地新陈代谢。
科学分钱的原理归结于利益分配的问题,要打破衰退的平衡,从熵增转化成熵减,我们需要通过构筑外部利益差,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吸引和保有优秀人才,同时也要通过构筑内部利益差,优化激励方案,提升组织活力与效益。
以战略、增量与奋斗者为导向
那么分钱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以战略为导向的增长/成长
只有人均产值或者是人均毛利有增长,人均薪酬才会有增长。有增长不一定有成长,但有成长一定有增长。华为激励方案有三个考核维度:多打粮食、增加土壤肥力、内外合规。多打粮食,即订货、收入、利润等财务性指标;土壤肥力,即战略项目、人才建设和客户满意度等;内外合规,即合规风险等扣分指标。这样既看了增长,也看了成长。
2、让组织有活力,个人有动力
组织活力提升一定要坚持三高的方向,“高绩效、高激励、高压力”。86年前后出生的员工对物质激励的敏感度不一样,86年之前的员工对于物质性激励比较敏感;86年之后的员工,钱不能少,也得让工作好玩,有成就感。
基层员工需要饥饿感驱动,让员工去艰苦地带,回报高激励;中层员工需要危机感驱动,用淘汰制和选拔制,让员工走出舒适区;高层员工则要靠使命感驱动,为其提供做事业的平台,授权和分钱,提升价值感和使命感。
3、多维度拓展激励资源
首先,要在时间上拓展激励资源,即要分过去的钱,也要分现在的和未来的钱。
其次,在空间上,我们不仅要分利,还要分权和名,用更多元的激励形式调动员工活力和动力。分利是基于利益的薪酬分享,分权基于职位的权力分享,分名是基于专业的名誉分享。
4、导向持续奋斗
在员工中,我们要分劳动者和奋斗者。劳动者是根据劳动法管理的员工,奋斗者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高额的奖金、分红、配股、晋升、成长机会都向奋斗者倾斜,前者占比80%,后者占比20%,是其中的关键少数。
以价值创造、评价与分配为基本
分钱的基本方法有三点:
1.价值创造,以客户为中心
2.价值评价,以结果为导向
3.价值分配,以奋斗者为本
第一个问题,如何定义价值创造?
首先,要差异化人才考核激励。员工分为四大类,操作工、职员是偏标准化的岗位,最有效的激励方式是计件计时的绝对考核。主管或专家是解决问题的角色,其结果相对滞后,需要的是相对考核。主官是导向业绩成功和导向胜利的绝对考核,只能讲功劳不讲苦劳。
其次,要差异化业务考核激励。我们有成熟业务、发展业务、拓展业务和未来业务的区分。其中,从0到1的业务是最难的,但是目前许多企业的激励往往忽视从0到1的业务。
第二个问题,如何评价价值?
核心是以责任结果为导向。我们有个原则叫组织绩效强管控,个人绩效强应用。相比于个人绩效,我们更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