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积分机 >> 积分机资源 >> 孩子没有积极性自主管理能力差千万别错过这
班级,是一艘叫做成长的小船,船上住着一群年轻懵懂的水手,和一个名叫班主任的船长。他们一起航行在知识的海洋里,寻找一个叫做梦想的宝藏。
如何保证小船行驶在正确的航向?如何管理约束好这群年轻的水手?如何帮他们化解一个个成长海浪?对此,船长们各有妙计。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巴川的“船长”们都有哪些治班小妙招:
如何调动一年级孩子的积极性?
船长高艳表示:开设《今日事、今日毕》积分挑战栏目
一年级,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生活积极主动态度的关键时期。为了培养小朋友学习、生活的积极性,高艳老师特意在班级里开设了《今日事、今日毕》积分挑战栏目。
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上获得的良好表现都可以获得加分(包括科任老师课上的实名表扬、纪律、路队、就餐、坐姿、班级贡献等各个方面),每累计15分就可参与班级抽奖活动。
奖品设置也非常丰富有趣,可以是零食券、免作业券、心愿券、班干部体验券、公开表扬券等兑换券奖品,也可以到我办公室挑选实物奖品,并且先集齐的小朋友先抽奖,先到先得。
每周五还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评比,得分最高组可获得1元巴川币奖励(不得不说巴川币可真难挣),让小组内的孩子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小小的积分机制,不仅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积极性,也间接的改掉了孩子们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一年级小朋友自主管理能力太差怎么办?
船长陈佳表示:设置“小岗位”,管理他人,约束自己
好奇、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对刚入小学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规则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自主管理能力自然比较差。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主管理能力,陈佳老师设置了很多小岗位,让每个孩子都能担任多项职务,在管理他人的同时,学会约束自己。孩子们从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建立起规则意识。
比如,当陈佳老师发现课前准备时间里,还有孩子在楼道、教室追逐打闹,她便会给那些上课铃响还不进教室的孩子安排一个特别的小岗位——课间秩序监督员,专门负责铃响后的课堂纪律。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会发现孩子们在管理他人的时候,也渐渐学会了约束自己。
类似的小岗位我们班还有很多,路队长、书桌管理员、喝水小组长、水杯整理员、植物养护员等等,总之,我们可以利用一切生活中的一切机会区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
除此之外,陈佳老师还会在每周五班会课上进行“最佳监督员”“最佳管理员”“最佳组长”等岗位评选活动,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在这些点滴的积累中,发生看得见的改变。
如何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船长孙敬表示:付出爱,然后收获爱
作为班主任,孙敬老师深知一个道理:与其让孩子怕你,不如让孩子爱你。他爱你,你的教育就轻松了一大半。
为此,她把自己最大的耐心和最细节的爱都给予了学生,孙敬老师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他们。她相信,爱出者爱返,只要她付出足够多的爱,孩子们也会足够爱她。
疫情期间孩子们不能回家,孙老师就带他们包抄手,降温时也提醒孩子们喝姜茶。
孙敬老师说,在爸爸妈妈无法陪伴他们的日日夜夜,希望她的爱不会缺席。哪怕是我每天摸摸他们的小手,检查有没有被冻着,或者是每天和他们聊聊天,听他们分享开心,倾诉烦恼,又或者是每个节日或集体活动,悄悄给他们准备充满仪式感的礼物。
孙敬老师始终相信,只要她付出足够多的爱,孩子们才会足够爱她,爱班级,爱学校,爱生活中的每一天。家长们看到孩子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也会体会到巴川中学在教育上的用心,从而积极配合学校,支持教师,一起推动这艘大船驶向更远的远方。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船长冷欢表示:设置白板battle挑战活动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冷欢老师在教室的移动白板上给孩子们设置了“每日挑战”活动。即让每个学科的老师每天在白板上留下一道难题,根据难易程度,设置不同奖励。最先解题成功的孩子可以去找老师领取奖励!
为了成为第一个挑战成功的人,孩子们一到下课就挤在白板面前与题目较劲。大家写了又擦、擦了又写,一起讨论、群策群力,整个教室都激荡着思维的火花,班级学习氛围变得格外浓厚。
如何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船长张丹表示:巧用小纸条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信任、被理解,但青春期的他们,总有一种傻傻的倔强。遇到困惑喜欢放在心里,然而自己那个小脑袋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青春期对每个孩子来说,充满着选择与可能,那些困扰自己的小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很可能会影响到这群十三四岁少年的人生轨迹。
因此,除了当他们的老师、班主任,张丹老师更想当他们的知心大姐姐,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帮他们答疑解惑。
在课堂作业、成长手册、周记上面,她都设置了留言板块。孩子们有什么心里话可以悄悄写信告诉她,她会一一解答,并替他们保守好自己的小秘密。
这样,孩子们那些小困惑,就在一次次的回信中,渐渐释然。张丹老师对孩子们的了解也增加了许多,对未来的教育方向也有了更强的信心。
孩子成绩不理想,问问题不主动怎么办?
船长李洪明表示:精准扶贫来帮忙
以学科为单位,根据半期考试单科排名确定精准扶贫名单。单科排名后五名为“贫困户”,前五名则担任为“扶贫干部”,双方组成“一对一精准扶贫”关系。
扶贫周期为一个月,每帮扶一次,就记录一次,最后在班上进行扶贫总结表彰大会,肯定扶贫干部“攻坚脱贫”的成绩。
通过这种方式,解决“贫困生”不敢问老师、学习不主动的问题。扶贫干部帮助班级“贫困户”时,也是对学习的一种回顾和对自我的一种提升,所谓教学相长,双方共同进步。
孩子挣操行分不积极怎么办?
船长陈琴表示:小转盘,转出大动力
操行分,是帮助孩子们学会约束和管理自己的好法宝。但是如果只是评分,却不给孩子们实质性的奖励,他们的自我驱动力还是不会太强。
有没有什么方法既能奖励孩子们,又能更具趣味性,让孩子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呢?或许,小转盘就是不错的方法。
以周为单位,每周操行分排名前3的小组和个人得分最高者可参与小转盘抽奖。奖品设置非常丰富,各种零食、文具、小礼物,还有“陈老师请吃大餐”的特等奖,但也有“谢谢惠顾”“试卷一张”等“倒霉蛋殊荣”。
每周周总结时,孩子们既兴奋又紧张,全班同学兴致高昂,大喊“试卷一张、试卷一张!”,孩子们挣操行分的积极性就在这种类似于娃娃机的抽奖方式中培养起来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慢慢建构。
以上就是巴川“船长”们的治班小秘诀,但老师们的妙招,可远远不止这几招。他们每天拿着放大镜观察班级,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一旦发现问题,立刻想办法解决。这些别出心裁的小妙招,都是老师们用心教育的证明。
对孩子们来说,班主任就是那个没有血缘关系、却始终选择爱他们的亲人,是孩子们在校的“代理父母”。班主任对孩子们的教育引导,会构成他们进入社会前最重要的人生底色。
因此,巴川的每一个班主任,都在尽己所能的去爱孩子,不断探索解决班级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巴川学生成长中心也在全力支持班主任工作,设立班主任加油站,为班主任出谋划策、答疑解惑;每日与班主任交流工作常规,给班主任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服务,尽其所能的给班主任做好后勤保障,为建设更好的巴川小班共同努力着。